山西北斗产业园构建了省内唯一的集研发、生产、组装、测试、服务、科普、航空运动和培训一体化的无人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山西洒拖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仅用四年时间,让中国擦窗机器人标准从晋中走向世界。
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核心生产设备完全自主设计制造,实现了开发迭代速度最快、成本最低、自主专利增速最大的良性发展局面。
龙湖精密电子产业基地刚刚投产的2条国产计算机整机产线满负荷运行,平均每10分钟就有一台高性能整机产品完成下线。
……
阳春三月,万物蓬勃。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指出,民营企业要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多作贡献。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热门话题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共识。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步伐。市委五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逐步构建体现晋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晋中是山西民营经济的摇篮。在晋中经济版图上,民营企业贡献了57.7%的GDP、72%的税收、87.5%的“四上”企业,在推动晋中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尤其需要民营企业释放出巨大潜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开年以来,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涌动着一个个新动向。广大民营企业紧紧围绕市委“156”战略举措,勤勉自强,深挖内功,矢志不渝追求创新与变革,不断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在万象更新的春天,以蓬勃之态拥抱无限机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写下生动的注脚。
在吉利商用车晋中基地的总装车间内,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正全力以赴赶制订单,热情高涨。生产管理部生产调度张天宇介绍:“近期,我们承接了来自山西、新疆、内蒙古等多地的批量订单,涵盖G2、M5子车及H9重载版等多款甲醇重卡车型。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零部件到位后,仅需两天半的时间即可完成组装到整车交付,极大地缩短了客户的接车时间,便于客户快速投入运营。”而在其西侧的醇氢电动重卡全产业链项目,自2024年10月正式启动以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项目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目前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屋面与墙面的施工,预计5月将开始设备安装工作,力争年底全面投产。”综合管理部部长雷建东介绍,“为确保项目高效有序推进,公司将引进一系列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配套的数字信息化系统,对现有车间生产线进行全面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项目投产后,将具备醇氢重卡从冲压、焊装、涂装到总装的完整四大生产工艺流程。”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在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的5G智慧工厂内,这一发展路径正通过焦炉生产线的智能化革命生动展现。通过将5G技术与工业自动化深度耦合,各类传感器化身 “智能触手”,精准采集设备运行状态、工艺参数等关键数据,实时上传至中控系统。操作人员通过智能终端,从生产计划无缝隙下达,到全天候多车协同生产,全流程数字孪生可视,突破了机车高寒气温及工况变化自适应的定位控制难题,开启全天候“一键炼焦”智慧新时代,年度新增营收57亿元,贡献税收6亿元。这种以技术创新重塑产业竞争力的实践,为加快我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注入强劲动能。
春潮涌动,生机勃勃。
在昔阳,总投资60亿元、年产2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落地。昔阳县人民政府与山西尚太锂电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的这场投资签约,更像是一场“绿色革命”,标志着晋中正以负极材料为支点,撬动万亿级新能源产业的未来。
在和顺,银圣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突破高端薄规格硅钢氧化镁“卡脖子”技术,通过三期工程建成万吨级新质产业基地,逐步实现高端硅钢专用材料国产化替代。
在平遥,宇皓新型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拥有123项专利,参与起草了液晶显示行业2项挤出光学材料国家标准,已成为国内外主流品牌厂商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祁县,山西丹源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成功推出了高功率石墨化阴极、石墨导电电极等高端产品,并以卓越的产品品质迅速在全球市场推广,成为国内新型节能石墨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
……
民营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不断厚植的创新沃土,滋养技术创新之“源”,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引导。
40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营企业家当“自家人”、把企业事当“自家事”,健全常态化调研服务机制,精准助企纾困,引导全市中小企业坚定信心、坚守主业、做强实业、诚信经营,让企业和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一路走来,广大民营企业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不断增强,强有力支撑我市经济发展,构建了布局均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去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200亿元、占GDP比重达57.7%,民间投资达299亿元、占固投比重43.9%,‘四上’企业中民企占比87.5%,8户民企进入百亿企业俱乐部,民企全省百强上榜数连续四年全省第一。”在年初召开的全市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常书铭对于全市民营经济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他说,民营经济永远是晋中发展的战略力量,民营企业永远是晋中产业的钢筋铁骨,民营企业家永远是晋中人民群众的自豪骄傲。
惟其不易,更显不凡。把时间轴拉长,更能深刻感知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历史性的成就。
新程已启,未来可期。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下所需、发展所急,是未来所系、大势所趋。当前,市委深入实施“156”战略举措,持续优化打好“五张牌”,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统筹推动传统产业转型、优势产业壮大和新质生产力培育,打造“十百千”工业企业和“百千万”转型项目“双矩阵”,构建具有晋中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晋中民营经济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奋进的春天里,晋中民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晋中篇章的新征程上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悄然间,三月的晋中,已春意盎然。
本报记者 冯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