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2-21
新春伊始,乍暖还寒的晋中大地已然呈现出不负好春光、奋战“开门红”的生动局面,企业加速复工复产,机器开足马力生产,项目热火朝天推进,在轰鸣的机器声中、忙碌的流水线上,我市工业经济跑出了开年“加速度”。
新程已开启,回望来时路,是为了更好地奋勇争先。过去一年,我市工业经济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四。其中,制造业增速4.8%,排名全省第三,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24%,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一直以来,工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盘点2024年全市工业经济,重点产业产能利用率逐季回升,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4年,面对新旧动能转换阵痛凸显、有效需求释放不足等大环境的多重挑战,我市工信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市委“156”战略举措,促转型、聚链条、赋新能,扎实推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在2024年我市工业经济成绩单中,分门类看,除采矿业增加值较上年下降0.8%外,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4.8%、9.8%,实现明显增长。全市工业34个大类行业中,六成以上的行业较上年实现增长,重点统计的21种工业产品中,近半数产品保持明显增长。
制造业:加快转型 支撑有力
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去年,我市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赛道上极速前行,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未来产业培育,带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引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看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我市的焦化产业在前几年技改项目投产的引领下,装备水平、绿色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产能有效发挥,2024年全市焦炭产量恢复到966万吨,增长16.5%,带动焦化产业增长6.4%。紧抓市场价格优势,促进东方希望灵石铝业一条生产线满产,拉动有色金属行业增长16.9%。强伟纸业等一批重点传统产业企业持续发展壮大,让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的淬炼中加速变革。
看新兴产业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尚太锂电满产拉动下,全市碳素产业增长17.9%,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60%。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持续扩能,新能源装机超过50%,拉动电力行业增长10.3%。
看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我市坚持以项目为牵引,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锻造晋中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钢筋铁骨。山西光存、龙湖精密、太重油缸等一批新质生产力项目投产达效,太重榆液入选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2024年,全市液压产业同比增长9.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9.4%,有效拉动制造业提速。
产业链:聚链成群 集约发展
产业链是工业经济的筋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下,全市省级重点产业链企业达到69户,全省第四,全年省重点产业链企业营业收入达到650亿元以上,增长约15%,4个省级专业镇全年营业收入达229.4亿元,增速超过20%,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
光伏产业大恒能源10GW光伏垂直一体化制造基地、聚鑫300万吨高纯石英砂提纯项目正在建设,和顺玉晶4×1200t/d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项目正在完善前期手续……我市聚焦产业链、专业镇,围绕新型工业化,加快重点项目引进投产,不断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和带动支撑作用,加快布局上下游贯通、产供销配套、大中小协同的产业集群,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新质生产力:产业向“新” 发展提“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过去一年,我市聚焦新质生产力,在新赛道加速竞逐,产业向“新”,发展提“质”,多措并举赋能企业发展。
全年累计开通5G基站超万座,进一步夯实了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基底;持续提升企业“两化”融合贯标意愿,新增25户“两化”融合贯标企业;新认定13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推荐14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至此全市市级以上技术中心达到160个;三批次培育认定创新型中小企业109户,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5户,累计认定有效期内创新型中小企业241户,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18户,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户;经纬智能通过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复审,晋中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上线,山西建投建筑产业有限公司荣膺“山西省绿色工厂”称号,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累计培育省级试点示范企业22户、标杆企业1户。
记者 刘冬冬 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