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财经

向“智”求质  向“新”寻变  向“制”谋势

—— 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6-13

这是2024年4月1日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吉利晋中基地)拍摄的甲醇重卡(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新华社记者 赵东辉 梁晓飞 王劲玉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要求山西通过综合改革试点,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

5年间,在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山西以改革创新驱动为牵引,积极抢占新赛道,主动布局新业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山西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跃升至54%,风光新能源装机成倍增长,新能源汽车、氢能等产业链质效提升,低碳转型催生全新发展机遇。

向“智”求质 端牢能源饭碗

500多米深的煤矿井下,巨大的采煤机缓缓移动,矿工手持遥控器就能指挥采煤……4年前,潞安化工集团旗下的山西新元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率先开通了我国首个煤矿井下5G网络,煤矿开采越来越有科技范儿。

“随着5G入井,智能化采掘、AI无人巡检、AI分析预警等应用越来越多,井下采掘作业等危险岗位累计减少300多人。”新元公司5G+智能化矿井建设办公室主任冀杰说,使用智能设备后,采煤工效大幅提升,生产能耗也降低了,智能化建设的好处日益显现。

这是山西煤矿加快步入智能时代,提升兜底保障能力的一个缩影。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是山西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任务。试点启动以来,山西在煤矿智能化领域积极探路,率先实施智能煤矿地方标准,推动煤矿因地制宜加快智能化改造。

山西省能源局数据显示,目前山西已建成118座智能化煤矿,全省一半以上的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八成以上。

伴随煤矿智能化建设提速,新的产业形态随之涌现。华为煤矿军团全球总部落户山西太原,众多智能化厂商在山西投产研发制造,共同推动煤矿智能化产业集群化、链条式发展。

今年3月,山西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负责运维的山西晋云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辉说,这是我国首个煤炭行业专属的智能化赋能平台,平台储备了400多座煤矿的海量数据,通过大模型训练,能够帮助入驻平台的企业降低技术研发门槛,加快开发智能化产品。

山西也是全国电力外送基地,承担着向北京、河北、江苏、湖北等地外送电力的任务。紧抓能源转型窗口期,山西持续增强电网输变电能力和新能源汇集能力,提升晋电外送的“含绿量”。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数据显示,试点启动时,山西风光新能源装机刚刚突破2000万千瓦。经过5年快速发展,到今年4月底,山西新能源装机已超过52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绿电外送规模全国第一。

今年山西进一步提出要高起点建设智慧能源系统,全力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智慧电力系统,科学提升非常规天然气的智能化采气水平,大力发展智慧绿电,加速推动能源转型。

向“新”寻变 抢抓低碳机遇

对于山西来说,低碳发展既是迫在眉睫的转型压力,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难得机遇。

5月底,一队氢燃料电池重卡安全抵达天津港货场,卸货后再从天津港装载货物运回山西。山西鹏飞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郑鹏说,从山西省孝义市往返天津港,发运里程1500余公里,沿途使用三个加氢站补能,这是氢能重卡首次在中远距离实现纯商业运营。

在新能源这片新兴“蓝海”中,一场绿色运输革命正在悄然发生。在山西临汾,一家中小企业嗅得商机,为柴油工程车提供“油改电”业务,预计今年可创造产值3亿元;在山西晋中,一辆辆甲醇重卡奔向全国,绘制出一张千亿级的甲醇经济产业蓝图。

随着新能源产业纷纷落地,“新能源+”的聚合效应正在显现。

在山西大同,“输煤炭、输电力”正在向“输算力、输服务”转变。凭借冷凉的气候、充足的能源供给、较高的绿电占比,大同市积极推动数据中心、算力、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秦淮大数据、中联数据等一批头部企业集聚,去年大同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突破100亿元。

中联数据集团副总裁马超说,算力和大数据产业竞争的最终基点是能源,包括新能源。他们5年前就决定将中国目前单体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集群之一——中联绿色云谷产业基地,建设在距离北京最近的新能源基地大同。“去年算力中心用电量10.6亿度,今年预计超过20亿度。”马超说。

低碳转型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车车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后被送入粉碎机,与人畜禽粪污按照比例混合搅拌、发酵腐熟后成为有机肥料。长治市上党区李坊村是远近闻名的低碳村,“垃圾还田”是村民减少农业活动碳排放的重要一环。

“通过农村垃圾综合处理、秸秆生物质锅炉供热、屋顶光伏发电,农村用能实现‘内循环’。”负责运营李坊村近零碳社区项目的山西易通环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保明说。

山西省发展改革委项目推进中心主任赵江燕说,目前山西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城乡清洁取暖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11个城市建成区的公交车、出租车全部更新为新能源汽车,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6.36万台,是2020年的3倍以上。

向“制”谋势 释放发展动能

改革是破解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难点、堵点、痛点”的关键一招。试点启动以来,山西推出一系列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重大举措,推动多个能源领域改革实现破题。

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新能源消纳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面临的挑战更加突出,新能源与传统火电机组加强优势互补势在必行。为此,山西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促进电力供需平衡。

去年12月22日,经过了连续33个月的试运行,山西率先在全国实现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现货市场供需反应灵敏,每天每15分钟竞争形成一次电价,分时价格最高达到1.5元/千瓦时,最低为零电价,可有效激励火电、燃气机组顶峰发电,引导电力用户移峰填谷,促进新能源消纳。

“过去是标杆电价,吃不饱也饿不死;现在谁家便宜用谁家,大家都在一个平台上竞争,把成本降下来才是硬道理。”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鑫说。

山西省能源局电力处副处长常伟说,电力现货市场启动后,全网发电成本有效降低,大容量低成本机组去年较全省平均多发电794小时,降低电力供应总成本约3.8亿元。

除了煤炭,山西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过去由于煤层气勘探投入标准不高等政策性原因,煤层气产量一度增长缓慢。近年来,山西试点煤层气体制改革,建立矿业权退出机制,试点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三气”共采,推动煤层气增储上产。去年,山西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145.9亿立方米,较2019年增加1倍多。

推动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建设全国重要能源交易市场、打造世界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等一批重大改革举措,正在山西加紧推进。从传统能源大省到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三晋大地动能澎湃、绿意盎然。

新华社太原6月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