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25
“文物不会说话,但修复过程让我们听见了历史的呼吸。”一位在山西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参加壁画修复课程的学生感慨地说。
自2023年10月8日正式开馆以来,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持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学者与艺术爱好者。为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该博物馆配套有酒店与餐饮服务,提供一站式研学与参观体验。
2023年7月,北大附中师生走进晋之源参观学习;同年9月,鲁迅艺术学院40余名师生前来沉浸式体验古代壁画魅力;2024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代表团在此开展艺术考察;2024年7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将课堂搬进晋之源;2025年3月,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师生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守护者”实践课……许多人慕名而来,走进晋之源,在壁画世界里感受艺术魅力。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博物馆总是与“隔着玻璃”“远观”相连。而在晋之源,观众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壁上丹青——中国古代壁画源流”展览这一国内体系最完整、视觉冲击力最强的壁画主题展,还能亲手体验壁画修复、彩塑临摹、传拓装裱等传统技艺,真正实现从“观看”到“触摸”,从“了解”到“体验”的跨越。
“我们是全国唯一一所集收藏展示、修复保护、美术临摹、教培科研为一体的壁画艺术主题博物馆。”山西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刘荟菲介绍,“我们博物馆内所有藏品均采用一比一等比例实地扫描制作,比实地观看更为清晰逼真。依托先进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学生在这里临摹,可以看到更细腻的壁画细节,这也使晋之源成为研学与教学的理想场所。”
“这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直观感受,也为师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有助于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融入更多元化的元素和思路。”中国美术学院的贺老师表示,对于壁画专业的师生而言,这样近距离观赏和学习古代壁画艺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壁画,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解读历史、艺术与宗教的视觉密码。为帮助观众深入理解,晋之源培训了专业的讲解团队,用生动易懂的语言讲述壁画背后的故事。每逢春节、端午、非遗日等重要节点,馆内还会组织丰富的社教活动,并不定期举办公益讲座,让传统文化在互动中“活”起来。
在传播方面,晋之源积极搭建以山西壁画、彩塑和古建筑为核心的资源数据库,打造山西文化遗产大数据中心,让研究者与爱好者“云端”接触高清壁画资源。同时,借助抖音、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以轻松有趣的方式普及壁画知识,拉近公众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
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如同一幅缓缓展开的千年长卷:这里有寺观宗教的庄严典故,有墓葬壁画重见天日的惊艳传奇,也有百姓生活与历史变迁的生动画面……借助数字技术,晋之源少了高不可攀的矜持,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可临摹、可触摸、可感知的艺术课堂。
“近期,马来西亚一所中学主动联系我们,希望组织学生来中国,学习古代壁画制作,前期拍摄团队已经对接,后续工作仍在推进。下一步,把中国壁画艺术推向世界,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刘荟菲信心满满。晋之源已经张开双臂,迎接来自世界各地喜爱壁画艺术的人们。
记者 周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