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时间:2025-11-21
人民网太原11月21日电 (记者张婷婷)“‘十四五’期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6万亿元,总量比‘十三五’期间多6000亿元左右。”11月21日,在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七场——省财政厅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常国华表示,这一显著增长让财政“蛋糕”做得更大更优,也为山西办大事、惠民生筑牢了底气。
“十四五”以来,山西省争取中央补助资金突破1万亿元,由“十三五”期间的9600亿元增长到1.27万亿元,增长超过三成。
家底厚了,能办的事就多了,财政支出规模也有了新突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将达到3万亿元左右,比‘十三五’期间增加8700亿元左右,增长四成多。”常国华介绍,山西一直在努力优化花钱的方向,推动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入到关系全省长远发展和百姓切身利益的地方。
“十四五”以来,山西省在财政政策供给上下足功夫,精准发力助推经济发展。据介绍,该省打出了一套财政政策的“组合拳”,目标更明确,发力更精准。集中财力办大事,建立大事要事保障清单,累计新增和统筹资金2778亿元,重点支持产业转型、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城乡融合等重大战略;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37亿元,全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累计安排政府债券4316亿元,有力支持了“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三个一号”旅游公路、集大原和雄忻高铁、太原武宿机场三期改扩建等重点项目。
同时,大力支持提振消费,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累计下达资金231亿元,特别是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商务领域以旧换新,参与人数超1000万人次,让群众得到了实惠。该省还大力实施税费优惠,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顶格出台山西省的优惠措施,更好帮助企业轻装上阵。
这些惠民惠企举措的背后,是山西“以民为本”的财政导向,这一导向更体现在民生投入的持续加大上。该省民生投入账本越写越厚,群众获得感实实在在。“十四五”期间,全省民生支出将达到2.4万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八成左右。
在确保民生投入“分量足”的同时,山西更注重让每一分钱花出“实效”,通过深化财税改革为财政资金管理装上“安全阀”。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五年,山西省财税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让钱花得更科学、更有效。
据悉,山西省全面推行“零基预算”改革。常国华解释道,“零基预算”就是每年做预算时不看过去花了多少,而是从实际需要和绩效出发,该保的坚决保障,该省的必须节约。过去五年,山西省严格过紧日子要求,全省“三公”经费由2021年的13.7亿元压减到2024年的11.5亿元,坚决做到“只减不增”。
展望“十五五”,常国华表示,将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更多的、坚实的财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