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时间:2025-11-21
从省城太原出发,沿着太临高速,西北而行,驱车百余公里,便抵达黄土高原腹地——岚县。远处是遍布山峦的干枯草甸、近处是县道旁丛立的玉米秸秆。土黄色,构成了初冬岚县的视觉色调。
岚县是传统资源型地区,拥有国内最大、亚洲第二的露天铁矿,煤田远景储量达48亿吨,丰富的煤铁资源形成了以铸造、原材料采掘为主的二产结构,也带来了高耗能、高排放等困扰。
“双碳”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如何实现绿色发展?

全县新能源装机总规模达2439.75MW,排名全省前三、位居吕梁市第一。峰峦绵亘,一座座白色的风力发电机昂首矗立;一排排成片陈列的光伏板如同“蓝色海洋”,整齐划一地铺展至远方。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主色调也在向“绿”悄然转变。
“这样的项目真是太良心了,躺着就能赚钱。”站在梁家庄乡山脚下,一眼望去,光伏发电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将无限的太阳能转化为源源不断的电能。
同行工作人员介绍,项目采用“畜牧+农业+光伏”的模式,光伏区采用高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并且在区域内部建设了1000头驴养殖规模的驴棚,在光伏组件下方种植牧草及喜阴的中草药,全方位实现多产业的协同发展。
无独有偶,在全县多家分布式村级扶贫电站基地里,已大面积推广种植玉米、牧草等作物,确保在获得光伏扶贫收益的同时,既有效地保持了水土不流失,又使老百姓获得了每亩每年700元的租金收益,从而腾出更多的时间和劳力外出务工,或参与种养殖合作社的经营,做到“一举多得”。

瞄准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展方向,岚县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思路,加速布局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
——全面摸底“风光”资源。对全县风光资源进行测量统计,岚县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631kWh/㎡,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418小时,山地区域70米高度年风速5.5m/s至6.5m/s,全年有效风时数为7725小时,拥有发展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良好基础。
——做好科学规划引领。立足全县风力、光伏资源容量,编制《岚县新能源与储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组织编制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等专项发展规划,实现清洁能源协同发展。
——加强全域统筹布局。深入挖掘总规模6747MW新能源潜力,制定《岚县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将产业发展任务按年度进一步细化,精细指导全县新能源产业合理布局、有序开发。截至目前,岚县已建成13个大型风电、10个大型光伏项目。
为了将清洁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做实。山西首创性提出并规划建设绿电园区,打造“绿电—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岚县经开区则于今年5月获批山西省绿电园区试点。
岚县经开区绿电产业园区创新采用“政府主导、华电山西能源有限公司控股、中广核参与、中能建山西院全过程咨询、山西风行测控提供技术支持”的建设模式,既保证了项目的专业性,又确保了政策的落地性。
数据显示,该绿电产业园区通过建设总投资25.64亿元的省级绿电园区试点项目,将实现年供应绿电8.786亿千瓦时,绿电消费占比达68%。通过配套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推动园区企业绿电替代传统能源,降低出口产品碳足迹,提升国际竞争力;同步培育绿色算力、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形成以绿电为纽带、低碳为特色的循环产业生态,助力吕梁市建设国家级绿色冶金与精密铸造产业基地。(文/赵芳 图/马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