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21
在街头巷尾,电动自行车凭借灵活、便捷的优势,已成为许多市民日常通勤、买菜送娃的 “出行标配”。可就在这份便利背后,“头顶上的安全”——头盔,却常常被抛在脑后。
“冬天穿得厚,戴头盔勒得慌,算了!”“洗完头刚吹的造型,戴头盔影响美观,不戴了!”“早上着急上班,手忙脚乱忘了拿,反正骑不远!”…… 这些街头常见的画面,暴露了部分市民对骑行安全的漠视,也让“头顶安全” 成为城市交通中亟待补齐的短板。
头部是人体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伤害的部位,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中,不戴头盔的致死率远远高于其他因素。相关研究表明,正确佩戴头盔有助于减小伤亡率,可使受伤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是减少交通事故致伤亡的有效手段。今年12月2日是第十四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带着对市民骑行安全的关注,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市城区早高峰路口、居民区街巷、学校周边路段,实地观察了电动自行车头盔佩戴情况。
骑行现状: 头顶防护缺位 安全意识淡薄
初冬的街头,早晚寒意渐浓,不少骑行者裹紧衣物抵御冷风,却唯独忽略了头顶的安全防护——早高峰时段,市城区顺城街、安宁街、新建路等交通密集路段,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未戴头盔的现象依然普遍,安全状况不容乐观。
清晨 7 点 40 分,市城区顺城街与汇通路交叉口——早高峰最繁忙的交通节点之一,机动车、电动自行车与行人交织成网。记者驻足观察 10 分钟发现,穿梭的车流中,未做头部防护的骑行者随处可见,近100位骑行车中,戴头盔人数仅有两成。寒意里,有人单手扶车疾驰,头顶毫无遮挡;有人将头盔随意扔在车筐内,任凭冷风掠过耳畔;还有不少载着同行人的车辆,两人皆无防护。
中午不到11 时 30 分,小学周边的辅道上,接孩子放学的电动自行车已排起长队,不少家长早早等候在校门口。记者留意到,与早高峰送学场景类似,多数前来接娃的家长骑行时仍未戴头盔。有家长将头盔挂在车把上,“带”而不“戴”;还有不少家长压根没带头盔,全程让自己和孩子暴露在无防护状态下。待孩子上车后,家长们便匆匆启动车辆,载着孩子穿行在人流车流中,丝毫未意识到头顶防护的缺失可能带来的风险。市民许女士坦言:“中午就这一段路,想着很快到家,没必要特意戴,而且天不算太冷,图个方便。”
从早高峰的交通要道到上下学时段的学校周边,记者多时段、多地点走访发现,通勤族和学生家长群体中,规范佩戴头盔的人屈指可数,多数骑行者仍处于无防护状态。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外卖小哥的防护意识明显更胜一筹。记者观察到,绝大多数外卖骑手都能规范佩戴头盔,安全扣系紧,头盔牢牢贴合头部,即便在车流中快速穿梭,也没有出现头盔松动的情况,为自身安全筑牢了防线。
调查分析 :侥幸心理作祟 风险置若罔闻
佩戴安全头盔对骑行者而言,无疑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仍有不少电动车骑手选择不戴头盔上路。记者走访汇通路、文苑街等多个路段和路口发现,这一现象并非巧合,而是侥幸心态、对风险的认知不足以及习惯养成等因素相互叠加而产生的。
“我骑电动车十来年了,路上一直比较小心,戴头盔又闷又麻烦,索性就不戴了。” 在新建路与文苑街交叉路口,未戴头盔的骑行者王先生直言不讳。这种 “事故离自己很远”“交通事故轮不到自己”的侥幸心态,在受访骑行者中极具普遍性。不少人秉持“日常骑行路线短、速度慢,发生意外概率低”的误区,将佩戴头盔视为“多余的麻烦”,全然忽视了交通风险的突发性与不可预测性。
安全认知的严重不足,是另一核心症结。多数骑行者未能真正认识到头盔的防护价值,仅将头盔视为 “应付检查的工具”,而非保障自身安全的 “生命防线”。“戴头盔又闷又沉,特别是夏天出汗更难受,还影响听力和视线,反而不方便骑行。” 市民李女士的说法,道出了部分人的顾虑,但这一想法却与科学事实相悖。电动车发生碰撞时,即便速度不快,头部与地面或其他物体接触的瞬间,产生的冲击力足以造成致命伤害,而合格的头盔能有效分散冲击力,大幅降低重伤风险。
此外,头盔携带与存放的不便,也成为不少骑行者放弃佩戴的现实阻碍。骑行结束后,头盔的安置问题让许多人犯了难:若直接放在车上,缺乏防盗设计的头盔极易被盗,不少骑行者都有过头盔失窃的经历;若随身携带,无论是进入商场、写字楼,都显得累赘繁琐,占用空间且不便收纳。这一实际困扰,进一步削弱了骑行者佩戴头盔的积极性,让安全防护在“便利性”面前退了步。
安全守护:规范执法劝导 守护骑行平安
安全的防线,既要靠群众自觉坚守,更需执法力量主动守护。为将佩戴安全头盔的 “生命线” 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连日来,晋中公安交警持续开展“一盔一带”主题宣传活动,让出行佩戴安全头盔从倡议转化为深入人心的行动自觉,为每一次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祁县交警大队在玻璃公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面对面互动交流等形式,结合典型事故案例,向过往群众深入讲解不佩戴安全头盔、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提醒大家主动学习交通法律法规,始终绷紧交通安全“思想弦”。平遥交警大队在电动自行车注册服务站开展宣传活动,提醒群众骑乘电动车、摩托车规范佩戴好安全头盔,驾乘机动车系好安全带。昔阳交警大队联合客运站工作人员、交通安全体验员,走进好人广场,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安全手册、有奖问答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交通法规。介休交警大队深入辖区“美团”外卖站点,根据外卖送餐的特点,对不戴头盔、乱停放、闯红灯、逆行、超速、随意变更车道、随意掉头等涉及配送行业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重点强调,并以案说法,提醒外卖送餐人员守法礼让、文明出行。
与此同时,晋中公安交管支队二大队各中队在市城区主干道、学校周边、农贸市场等重点路段科学部署警力,采取“定点检查+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路面见警率和管事率。民警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在查处骑乘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不佩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同时,现场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安全出行习惯,让群众深刻认识到“一盔一带”的重要性,实现“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温馨提示
如何正确使用头盔
1.量好头围或试戴头盔后确定头盔尺码,佩戴时需将后部调节器开至最大。
2.水平佩戴头盔,不可前仰或者后翘。头盔后翘会遮挡视线,无法保护头的后部位置的安全性,头盔前仰会导致头盔无法保护前额位置的安全性。
3.将调节器旋紧,直到头盔不晃动并感觉舒适。
4.调整头盔两侧织带黑色分叉扣,使耳朵的位置位于前后两个织带中间。
5. 将下巴插口的位置调整好长度并扣紧,下颚处留有一指空隙。
记者 郭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