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20
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路 华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晋中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到森林草原防火、打击非法采矿和地质灾害防治三项工作,事关发展全局、民生福祉和长治久安,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要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宏阔的战略视野、更强烈的历史担当,统筹推进这三项“底板性”工作。
提高政治站位,扛起履职尽责新担当
以具体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做好森林草原防火、打击非法采矿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晋中市作为资源型地区,近年来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矿产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地质灾害隐患点数量众多,做好这三项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今年以来,争取中央财政森林防火补助资金,加大对县级防火工作的支持力度,购置高压水泵等装备,增补视频监控点位,切实保卫绿水青山;1至9月移送纪委非法采矿线索52条,彰显“零容忍”态度;成功避险转移群众225人,充分体现“人民至上”理念。
以内在要求推动转型发展。当前全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森林草原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碳汇经济的重要基础,非法采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安全隐患,更破坏营商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开展的森林草原防灭火技能培训和综合演练,提升了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实战水平;完成的10个地灾治理项目,有效保障了9800余人的安全;没收的3731.36吨矿产品,有力维护了矿产资源市场秩序。
以紧迫意识应对风险挑战。当前各类风险交织叠加:森林防火方面,冬季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火险等级持续攀升;非法采矿方面,违法行为向夜间、节假日转移,利用监管空档伺机作案;地质灾害方面,连续降雨使1114处隐患点风险加剧,榆次区、寿阳县、灵石县等地需重点关注。
深化规律认识,把准风险演变新特征
风险链环环相扣,必须打破“单打独斗”。当前面临的是相互交织的风险复合体。非法采矿破坏山体结构、剥离植被,成为地质灾害的“催化剂”;盗采人员野外用火构成森林草原火险的“导火索”。一些非法采矿易发区域因植被破坏、岩体松动,在连续降雨下地质灾害风险显著增加。必须树立全局风险观,系统研判火、矿、灾链条的传导机理,实现从“单兵作战”向“集团会战”转变。
风险点隐身变形,必须练就“透视之眼”。随着监管加强,风险表现形态更趋隐蔽。空间上,非法采矿利用县区交界、深山矿硐打“游击战”;森林火源从农事、祭祀用火转向“驴友”野炊、输电故障等分散火源;“非在册”地质灾害隐患因监控缺失、突发性强更具破坏性。时间上,节假日、夜间与极端天气等监管薄弱期和灾害高发期高度重合。必须立足最不利情况,做最充分准备。
风险面扩散蔓延,必须筑牢“铜墙铁壁”。任何领域失守都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上,森林草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破坏生态系统;非法采矿引发的滑坡可能中断交通干线,冲击区域产业链。社会上,全媒体时代任何安全事故都可能瞬间发酵,冲击政府公信力。必须以“万无一失”的谨慎防范“一失万无”的后果。
创新方法路径,构建综合治理新格局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决打赢森林防火的人民战争。构建空天地一体、人技同防、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在“预防”上构筑天罗地网,运用卫星遥感、高点监控、无人机巡飞等构建“天空之眼”,强化地面网格化管理,加密护林员巡护频次,严格火源管控。在“救援”上锤炼雷霆手段,优化应急预案,建强专业扑火队伍,加强实战化演练和先进装备配备,建立与气象、应急、部队等部门的快速联动机制。在“治理”上深化标本兼治,持续推进林区基础设施现代化,加强防火宣传教育,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
维护资源安全秩序,重拳斩断非法采矿的黑色链条。实施“数字赋能”的精准打击,构建智慧矿监系统,综合利用卫星遥感变化图斑、无人机精准航测、用电用水数据异常分析等手段,实现“天上看、空中探、网上查、地上核”。构建“联合作战”的执法体系,强化与公安、检察院、法院、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同作战,开展打非查违专项执法行动,深挖彻查背后“保护伞”。形成“源头治理”的长效机制,强化对合法矿山的规范化管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导入”模式,加强普法宣传和典型案例曝光。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全力织密地质灾害的防治天网。构建“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防线。开展“风险洞察”的调查评价,持续推进高精度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普查,动态更新风险“一张图”。打造“智慧灵敏”的监测预警,完善“专业监测+群测群防”网络,普设自动化监测设备,畅通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推进“分类施策”的综合治理,对极高风险区实施避险搬迁,对具备工程治理条件的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做好“平战结合”的应急准备,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物资储备和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基层临灾避险能力。
强化组织保障,实现部署落实新成效
强化政治引领,压实“责任链”。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主要领导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强化协同联动,下好“一盘棋”。树立全局观念,打破部门藩篱,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的工作机制。
强化数字赋能,提升“智治力”。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三项工作深度融合,提升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监管执法的智能化水平。
强化督考问效,树立“风向标”。将三项工作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建立健全常态化督导检查机制,严格约谈问责,强化表彰使用。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全市系统要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只争朝夕的精神、久久为功的韧劲,不断深化三项工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