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1-19
11月17日,市城区一处民居内暖意融融。晋中市左权小花戏文化促进会会长霍彦明专程登门拜访,从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明珍夫妇手中,接过凝聚着二人数十年心血的珍贵书籍——《山西民间舞蹈:左权小花戏》与修定版《左权小花戏》,共计40册。这份满载热爱与坚守的特殊馈赠,为刚成立不久的促进会注入了沉甸甸的文化力量。
被誉为“花戏之珠”的李明珍,与小花戏的缘分已延续70余载。从童年时以麻秸为扇、碾盘为台的勤学苦练,到成年后编导主演《打秋千》《摘花椒》等经典作品,她用灵动的扇花、俏俊的舞步,让左权小花戏走出太行山、亮相国际舞台。
这份传承背后,离不开爱人刘瑞琪的默默支持。赠书环节,刘瑞琪回忆了书籍的编纂历程,泛黄的手抄本见证着岁月的沉淀——从20世纪60年代起,他便开始收集小花戏的历史资料,再结合李明珍的舞蹈精髓,耗时近8年将这份艺术瑰宝整理成册。“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小花戏、爱上小花戏,把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下去。”刘瑞琪的话语朴实却饱含深情。
作为扎根太行沃土的艺术明珠,左权小花戏于2014年入选第四批传统舞蹈类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11月12日,晋中市左权小花戏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标志着这项非遗的保护传承迈入组织化、规范化新阶段。
接过赠书,霍彦明难掩激动:“这不仅是两本书籍,更是李老师一生的艺术结晶和传承初心。它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小花戏的守正创新筑牢了根基。我们必将不负嘱托,让左权小花戏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彩。”
年过八旬的李明珍看着手中的书籍,眼中满是对艺术的执着:“小花戏是晋中本土的文化瑰宝,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这份跨越半世纪的坚守与奉献,让左权小花戏这朵民间艺术之花,在新时代绽放出更璀璨的光彩。
记者 武玲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