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14
随着冬季的到来,昔阳县东冶头镇东冶头村的草莓采摘成为当地农业旅游的新亮点。在精心管理的温室大棚中,草莓植株茂盛生长,结出的果实色泽鲜艳、口感甘甜,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从一个小山村,到现在远近闻名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东冶头村的蝶变之路离不开一个人的辛勤付出,那就是眭丽平。
今年61岁的眭丽平不仅是东冶头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更是一名市县人大代表。多年来,他始终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誓言,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基层代表的初心与担当,发挥一名党员干部的桥梁和带头作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增收,一步一个脚印,用实干实绩让祖祖辈辈耕耘过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人大代表,眭丽平始终把“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作为履职重点。2011年刚当选村委会主任时,他面对的是村委会无办公地点、村民无活动场所、东西井道口垃圾成山的困境。走访中,村民们期盼改善生活环境的呼声让他彻夜难眠。“群众的期盼就是我履职的方向”,他当即决定从整治村容村貌入手,带领村民搬走垃圾山、垫平垃圾坑,让村庄旧貌换新颜。为解决村民办事无场所、党员活动无阵地的问题,他多方奔走筹集资金110余万元,建成集红白理事大厅、日间照料中心、卫生室和党员活动室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办好事。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基,这是眭丽平在走访调研中形成的深刻理念。东冶头村交通便利,339国道穿境而过,在松溪河的滋养下水资源丰富,具备发展特色产业的天然优势。眭丽平结合村情实际提出“产业先行促振兴”的发展思路,推动村里成立合作社,打造“荷塘月色”田园综合体,为村民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针对传统农业效益低的问题,他紧抓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契机,带领村民发展智慧蔬菜大棚产业,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农业生产,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作物生长,实现精准种植。如今,一排排现代化智能大棚已成为村里的靓丽风景线,集产销、采摘、观光、科普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激活了东冶头村的产业发展“新引擎”,也让东冶头村的产业发展跑出了“加速度”。
在眭丽平看来,人大代表既要带领群众致富,也要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他聚焦人居环境改善,开展“垃圾不落地”行动,实施污水管网改造,绘制农耕文化墙,修建小公园,在重点路段摆放花箱、种植绿篱,打造创意“微景观”,让乡村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如今的东冶头村,村民用上了天然气,饮上了深井水,过上了和城市人一样便捷舒适的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在困难群众面前,他是权益保障者;在村民矛盾面前,他是热心调解者;在改革发展面前,他是勇敢“领头雁”。眭丽平在平凡的岗位上彰显不平凡的作为,尽心尽责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表示,将继续牢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使命,带领东冶头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把村庄建成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用实干和担当书写人大代表的初心答卷。
记者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