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三农

我市4.64万亩复种轮作实现产量效益双提升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1-11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粮食稳产保供和农业提质增效目标,积极探索创新示范“一年两作、两年三作”复种轮作种植模式。目前,已完成复种推广面积4.64万亩,超目标任务15%。

我市将推广示范复种轮作模式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把省级下达的4.035万亩任务科学分解至县、乡和实施主体,“一田一策”制定技术方案,确保时间无缝衔接、茬口合理安排、品种优化组合、责任到田到人。面对推广初期部分种植户存在的思想顾虑和信心不足问题,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一线调研、多方比对、专家释疑、数据印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服,消除农户疑虑,顺利推进示范推广工作。在任务落地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充分结合当地传统种植习惯,在前期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重点在太谷区、祁县、介休市示范推广冬小麦—谷子、冬小麦—夏大豆、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高粱4种“一年两作”模式,在太谷区示范推广了春玉米—冬小麦—夏玉米“两年三作”模式,蹚出复种轮作晋中新路径。

科技是创新增产增收的核心支撑,我市聚焦“茬口衔接、品种搭配”等关键技术环节,深化与山西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整合专家和农技人员力量,组建了多层级技术服务团队,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全程跟踪指导。从播种前的机具准备、品种选择,到生长期的水肥管理、绿色防控,累计为农户提供百余场现场培训与面对面指导。根据初步测算,冬小麦—谷子模式每亩可增产谷子300公斤、增收1200元,冬小麦—大豆模式每亩可增产大豆150公斤、增收500多元,冬小麦—夏玉米模式有望实现亩产吨半粮的新突破,达到“粮增产、钱袋鼓”双赢目标。

为了加速推广复种轮作模式,我市坚持典型示范,重点打造晋中国家农高区麦后复播谷子、太谷区水秀镇夏玉米、祁县西六支村“一年三作”试验等一批高标准试验基地,集中展示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的优越性和实效性。今年6月,晋中国家农高区基地小麦新品种“晋作84”亩产达807公斤,成功刷新山西中部地区小麦单产历史记录,成为复种轮作模式提质增效的生动例证。市、县两级累计组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60余场,通过实地展示成效、讲解技术,有效增强了广大农户对复种轮作模式的认知与信心。目前,试验基地和示范大户已成为推广工作的“前沿宣传站”和“技术播种机”,显著激发了周边合作社与种植户采用新模式的内生动力,形成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辐射带动复种轮作扩面增效。

记者 杨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