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时间:2025-11-10
打破传统种植惯性,解锁增收新路径。大同市左云县管家堡乡后辛庄村今年首次规模化种植4000亩花生,以“订单农业”模式提前锁定销路、全程护航。如今,新鲜出土的花生正批量发往合作商户,“新作物+稳订单”让村民迎来首个花生丰收年,稳稳鼓起钱袋子。
金秋的阳光洒在田野上,后辛庄村4000亩花生田里,收割机轰鸣作响,村民们弯腰弓背,手起手落间,带着泥土清香的花生果被连根拔起,饱满的果荚缀满枝干,沉甸甸的分量里藏着丰收的喜悦。田埂边,刚采收的花生被快速分拣、装袋,一排排装满花生的编织袋堆成了小山,运输车辆穿梭其间,将这份新鲜收获运往远方的合作商户。
从村民“不敢试”到“主动种”,从“找销路”到“订单等”,后辛庄村的花生种植“首秀”,正是订单农业赋能乡村产业转型的生动写照。村集体搭台、企业铺路、部门护航,三方联动织就了“产销无忧”的保障网,让特色种植不再是“孤注一掷”,而是“稳赚不赔”的增收路。
眼下,第一批花生已顺利发往合作商户,后续采收工作仍在紧张有序推进。后辛庄村的田间地头,丰收的歌声与机器的轰鸣交织,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幸福乐章。而这份“新作物+新模式”的成功经验,也正在为更多乡村提供着产业转型的借鉴,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在特色种植中鼓起钱袋子,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