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惠卓
“画出最大同心圆,说到底就是要让我们社区的每个人都成为‘圈里人’,心贴心、肩并肩。”在近日举行的一场“同心圆”主题宣讲会上,晋中市“同心圆”宣讲团宣讲员、介休市西南街道光明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武惠卓,用她亲切质朴的语言,为新阶层人士、热心居民和社区工作者讲解道。
把理论讲活:从“宏大叙事”到“身边故事”
面对台下多元的听众,武惠卓巧妙地将宏大理论融入社区的“小叙事”,围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这一核心,生动阐释爱国统一战线的深刻内涵。
“大家看,我们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就是这个‘圆’最坚实的‘圆心’。”武惠卓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我们在座的每一位,有个体经营者、快递小哥等新阶层人士,有为我们社区建言献策的热心居民,还有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和日夜奔忙的社区工作者,都是这个圆上不可或缺的点。半径能画多远,就看我们团结的力量有多大。”她指出,社区是所有群体交融互促的平台,每个人的专业智慧、独特视角和实干精神,都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宝贵财富。
把道理讲实:用“身边事”诠释“大道理”
为了让理论落地生根,武惠卓在宣讲中穿插了大量社区治理的真实案例。
讲到同心圆如何“延伸半径”,她介绍了社区发展社会组织、为新阶层人士搭建平台、发挥作用的成功探索;讲到同心圆如何“扩大周长”,她动情回忆了党外人士在老旧小区改造协商中发挥的“润滑剂”作用;讲到同心圆如何“共享成果”,她如数家珍地列举了通过多元共治解决活动空间不足等具体问题的实例。
“武书记的宣讲不一样,她说的都是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一位参与活动的党外人士感慨,“听她讲完,我立刻明白了自己在这个‘圆’里该站在哪儿,能做点什么。”
把心声讲透:搭建党心与民意的连心桥
整场宣讲中,武惠卓更像一位熟悉的邻居,真诚沟通。她不仅传递理论,更善于倾听和共情。当有热心居民提出对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时,她当即邀请在场的各方代表展开微型讨论,将宣讲现场变成生动的协商议事实践,有效激发了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活力。
“宣讲不只是我说你听。”武惠卓在活动结束时总结,“更是要打通心路,让党的声音和百姓的期盼同频共振。我愿永远做那个画圆的人,连接起每一个人,让社区这个大家庭越来越暖,这个同心圆越来越大。”
凭借贴近群众的语言、真实动人的案例和真诚谦和的态度,武惠卓的宣讲成功将理论政策的“天线”接到社区治理的“地线”,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注入了温暖而坚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