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11-05
“距离父亲捐出眼角膜已有1个多月,我们始终默默牵挂着两位受捐者。如今得知他们视力恢复良好,父亲临终前的这份大爱真正帮到了急需的人,若他在天有灵,定会倍感欣慰。”11月4日,记者探访我市第2例眼角膜捐献者的感人故事时,捐献者李森先生的儿子李江涛言语间满是动容。
时光回溯,李森的一生始终闪耀着热爱与担当的光芒。1948年出生的他,16岁便踏入经纬厂,成为四车间的一名车工。凭借一手刚劲飘逸、洒脱有力的书法,他很快脱颖而出,扛起了车间板报、海报的书写重任。每一笔勾勒都倾注心血,每一划落墨都饱含信念,经年累月的磨砺中,他的毛笔字、美术字愈发大气流畅。黑板之上、墙体之间、宣传横幅之下,经纬厂的角角落落,都镌刻着他遒劲的笔墨印记。
随着才干被认可,李森被调至该厂营销中心。此后16年间,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展销会上,勤勉敬业的他始终精益求精,从展位整体规划到单件展品陈列,反复斟酌设计、推敲布局细节、优化呈现方案,以精准构思凸显产品优势,为企业业务拓展与市场开发立下汗马功劳。
工作之外的李森,更是把生活过成了诗。他热爱运动,滑冰、网球、游泳等样样精通;深耕摄影,从拍摄、洗印到排版无一不精。他常组织摄影采风,带领爱好者穿行于自然与人文之间,捕捉世间美好。其作品《中国龙》被晋中市城乡建设档案馆永久收藏,《小舟悠悠》斩获晋中市老年大学书画摄影展一等奖,《百草坡》入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而每逢春节,他总会奔赴革命老区左权县,为村民免费拍摄、冲印全家福,用点滴善举温暖人心。
命运的阴霾却在2024年悄然降临,这一年,李森被确诊为胰腺癌。病痛缠身的日子里,他一边顽强与病魔抗争,一边默默酝酿着一个沉重的决定——器官捐献。2025年8月,病重之际的李森向子女袒露心愿,儿子李江涛当即协助父亲完成线上器官捐献登记,并第一时间与晋中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
在晋中市红十字会的协调对接下,山西省眼科医院迅速对李森的眼角膜进行评估,确认符合捐献条件。此后,工作人员与家属保持密切沟通,时刻关注他的病情变化。9月19日,李森的生命定格在77岁。接到消息后,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火速赶往医院,山西省眼科医院捐献团队同步抵达,顺利完成眼角膜摘取手术。
市红十字会捐献证书郑重交到李森子女手中,李森用最后的善意,为两位眼疾患者点亮了重见光明的希望。
大爱善举亦有回响。截至目前,晋中市已有105名器官捐献者、4名遗体捐献者、2名眼角膜捐献者。今年3月31日,省政府印发文件,免除遗体、人体器官和组织捐献者殡葬服务费。李森火化期间,凭借红十字会出具的捐献证书,顺利享受了这一政策红利,成为我市首位受益者。
生命如烛,燃尽处亦有光明洒落。李森先生的品格与大爱,如一束永恒的光,照亮了器官捐献的公益之路,也在世人心中种下了向善向暖的种子,让“生命接力”的美好在岁月中生生不息。
记者 路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