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10-27

图为学生在壁画馆内研学。记者 耿新洲 摄
“第一次近距离观察《朝元图》的衣袂纹理,比课本上的图片震撼百倍!”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员李然手持画板,紧盯山西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内的永乐宫壁画复制品,难掩兴奋。
近日,这座全国唯一的壁画艺术主题博物馆再添新身份——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写生研学基地,顶尖艺术学府与山西壁画宝库强强联合,让青春画笔与千年丹青开启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我们建馆的初心,就是想让散落在山西各地的壁画‘聚’起来、‘活’起来。” 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赵鑫站在“壁上丹青”展厅内,指着一幅唐代佛传故事壁画复制品介绍道。山西作为“中国古代壁画艺术宝库”,现存壁画总面积超2.5万平方米,从汉代的粗犷奔放,到唐代的富丽堂皇,再到元代的精工细作,几乎贯穿了中国古代壁画发展的完整脉络。但多年来,这些珍品多藏于偏远山野的宫观祠庙,不仅观众难得一见,更面临着风化、渗水等损毁风险。
为守护这份文化遗产,2006年起,博物馆团队开启“壁画数字化抢救行动”。“我们带着专业设备走遍山西100多个县市,去山顶寺庙需扛几十斤仪器爬两小时山,进窑洞深处要蹲在地上逐点扫描,最长的一次扫描历经50余天风餐露宿才完成。”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茂斌回忆十几年的采集路,感慨万千。
这份坚持让上万平方米壁画数据留存,化作博物馆七大展区珍品:同比例复原的《朝元图》中,286位神仙神态各异,资寿寺明代壁画花卉叶脉清晰,开化寺壁画堪称墙壁上的“清明上河图”。
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源于三晋壁画遗产的抢救与传承,如今汇集国宝级壁画高精度复制品、1500平方米文物修复中心及数字资源库,成为兼具美学与史学价值的文化殿堂。观众可透过壁画细节窥见历代绘画流派与手法,了解“修旧如旧”修复技艺,美院研学基地的落户正是对其专业价值的认可。
“这里的独特资源是艺术学习者的‘活态课堂’。”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表示,基地将以壁画临摹、数字保护为核心教学,让学员直面传统精粹,汲取灵感创作出优秀作品,让世界读懂山西故事。
首批美院学员已开启研学之旅:临摹壁画线条感受 “铁线描” 的力道,在修复中心观察矿物颜料调配,通过数字设备放大查看0.5毫米的壁画细节。壁画的千年色彩与青春激情交相辉映,学员们在对话中汲取灵感。
从数字化抢救到研学赋能,晋之源壁画艺术博物馆正让沉睡的壁画焕发新生。随着专业院校与文博机构的深度联动,这些壁上的千年文明密码,必将在传承创新中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记者 闫晓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