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天下>山西

千方百计保障粮食安全|运城:调度应急农机装备千余套

来源:山西日报时间:2025-10-21

近期,连续阴雨天气给秋收秋种带来严峻挑战。运城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行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前将小麦播种面积任务分解至各县(市、区),指导做好田间排涝、设备准备及农机调度等准备工作。目前,已组建90支专业化农机应急作业队,建成3家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2家农业应急救灾中心,统筹调度各类应急农机装备1146台(套)。

为确保农机高效运转,已培训农机手、修理工5800余人,检修各类农业机械3.3万余台。同时,调度烘干点164个,投入烘干设备172套,日烘干能力达2.33万吨,有效保障抢收粮食的及时烘干处理。通过部级调度平台和市县微信群的双重调度,实现了市域内机具的有序协调,并与临汾等周边市签订应急互助协议,利用作物成熟时间差进行跨区域机具互助。

该市农业农村局组建了14支技术指导服务队,深入各县(市、区)的种粮大户、合作社及烘干点开展一线指导,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田。

截至目前,该市已累计投入各类农机具9044台;秋粮已收获66.75万亩,占总面积430.01万亩的15.52%,预计秋收工作将在11月上旬基本结束;冬小麦大面积播种10月15日展开后,将于11月下旬结束。

定襄:从田间到收购无缝对接

秋收现场。图为定襄县南王乡南王村

10月15日,晨光熹微,定襄县南王乡南王村的田野里已引擎轰鸣。履带式收割机所过之处,成行的玉米秆被整齐推倒、吞进“腹中”,金黄的玉米粒如瀑布般倾泻进储粮仓。

“履带式收割机同时实现收获、脱粒、翻地,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机收模式,让人安心更省心。”说话间,村民杨二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

马路旁边,收购商的卡车早已等候在侧,刚刚收获的玉米实现了从田间到收购的“无缝对接”。收割机的储粮仓缓缓伸出传送管,哗啦啦的倾泻声成了这个秋天最动听的丰收曲。

在不远处的烘干点,定襄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韩国红抓起一把温热干燥的玉米粒,语气中满是欣慰:“颗粒归仓,就是今年丰收最大的底气!”

从抢收到烘干,这条高效协作的秋收“流水线”,成为当地应对秋雨、抢抓农时的关键。早在9月底,定襄县便提前组织摸排农机装备,特别是履带式收割机、谷物烘干机等情况,并成立农机联盟应急队,每逢雨停时,立刻对接合作社、种粮大户以及广大农民的用机信息。

韩国红表示,目前定襄县共投入收割机453台,抢收面积16.6万亩,投入烘干机22台(套),日加工能力达8000吨。

站在田埂上,杨二虎望着刚刚完成抢收的土地,语气里满是感慨:“从没见过这么快的抢收速度。”粮仓里,金黄的玉米堆积如山,散发着新粮特有的馨香。

阳高:引导合作社全力参与抢收

10月18日上午,秋雨初歇,阳高县狮子屯乡东双寨村的田野里,一辆辆履带式收割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农机手徐彦军稳稳操控着方向盘,在泥泞的田垄间穿梭。

“履带不怕陷,这种天气就靠它了。我们抓住一切可作业时机,雨停抢收、雨时检修。”连日来,徐彦军和同事们每天凌晨出工、深夜收工,一台收割机日均收割约40亩玉米。

村民胡悦站在田埂上望着满车金灿灿的玉米,几天来一直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说:“多亏政府及时协调来这些‘铁履带’,解了燃眉之急!”

为应对阴雨天气,阳高县统筹调度全县履带式收割机,优先保障低洼地块,并通过推广“包村包面积”的机械化托管服务,引导合作社全力参与抢收。

“每亩30元的秋收补贴,实实在在为农户减负,在抢收关键期更显重要。”据该县悦隆宝昌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建飞介绍,其合作社不仅新购4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作业,更为周边6个村提供全程托管服务,面积超10万亩。

据了解,阳高县秋粮面积共77.12万亩,目前秋收面积已经过半。而收割之后,湿粮烘干成为另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在大白登镇山西汇丰农业科技发展专业合作社,烘干设备昼夜不停。负责人李志超表示,目前,合作社已完成6000余吨玉米的烘干作业。

为全面提升粮食产后保障能力,阳高县公布全县烘干点分布图及联系方式,引导农户就近烘干。与此同时,该县安排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提供指导,切实保障秋粮安全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