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9-12
新学年开学季如约而至,众多新生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对未来人生的梦想走进高校校园。然而,一些诈骗分子也蠢蠢欲动。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日前发布的预警称,近期有不法分子混入助学贷款咨询QQ、微信群中,假冒工作人员添加群内学生为好友,以助学贷款办理遇到问题为由实施诈骗。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一些诈骗分子会在新生群里冒充学长或学姐和新生们套近乎,嘘寒问暖,在获取新生和家长的信任后就开始实施各种诈骗。新生和家长一旦在群里遇到收费等情况,需要通过学校官方渠道核实咨询。
升入新年级,防骗意识也要跟着升级。大学生还要注意以下电诈套路:骗子冒充老师给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点击链接就可以查看孩子的课程安排,但一旦点击就会被窃取个人信息,甚至遭受财产损失。各位家长切勿听从对方要求私下操作,来源不明的短信链接一律不要点;骗子在游戏平台的聊天系统或社交软件游戏群发布收购游戏账号的广告,以“高价、便捷、第三方平台担保”等信息诱骗受害人,当受害人充值完成后,又以系统故障等理由要求受害人充值更多金额,直到受害人发现被骗。对此,建议在官方平台上完成游戏物品的交易,收到陌生人发来的链接要小心,切勿轻易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不要分享账号、密码等私密信息,防范被盗号;骗子还会诱导大学生通过各种平台渠道贷款,并让当事人将提现的借款转入所谓的“清查账户”。大学生一定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渠道进行咨询,不要相信互联网平台所谓注销征信记录的各类骗术;骗子还会以助学金发放需先收手续费等为幌子实施诈骗,要牢记,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政策信息通常会通过学校官方渠道(如官方网站、公告栏、班级群等)发布,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不要向陌生账户汇款。
大学生要警惕“天上掉馅饼”的诱惑,加强相关领域知识学习,提升防诈意识,不随意透露自己及家人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警惕含“助学金”字样的短信及二维码,仅认准学校官网、学生在线系统及国家助学贷款App,不轻信私下沟通,拒绝单独视频或屏幕共享要求,通过官方渠道核实身份,谨防被骗。学校、相关机构要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老师和家长也要增强防范意识,绷紧防骗这根弦,共同筑牢反诈防线,守护学生们的财产安全。
记者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