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民生

绣花功夫强管理 焕新城市惠民生

—— 我市开展市容环境大整治行动全力提升城市品质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8-11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我市打好“城市牌”关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市城市管理部门于今年3月开始,聚焦市容秩序、环境美化、设施破损等10类突出问题,全面开展城区市容环境大整治行动,下足“绣花”功夫,着力营造“规范有序、充满活力、富有温度”的城市环境。目前,这场城市焕新行动已取得显著成效。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我市将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持续提升城市管理质效,全力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现代化人民城市,为“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的塑造奠定坚实基础。

分类精治 守护洁净之城

记者 雷甫

垃圾治理不仅关乎城市的“面子”,更关乎城市的“里子”,是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市容环境大整治行动中,我市将高效、科学、可持续垃圾治理作为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关键抓手,聚焦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问题,从里到外、由点到面,对餐厨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进行全面排查、彻底整治。

6月19日,榆次区柳西社区会议室内座无虚席,20余家餐饮商户负责人齐聚一堂,参加由市城市管理局、社区、晋中市环和环保能源公司(餐厨垃圾收运处置企业)联合召开的餐厨垃圾整治专题会议。这不是一场简单的会议,而是一次城市治理者与商户间的真诚对话。这次会议直击痛点,从收集容器的标准到投放的时间地点,从禁止混投到严禁向下水道倾倒,每一项要求都清晰便于操作。

整治后的变化立竿见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早晚两次,都能看到商户们自觉将分类好的餐厨垃圾放入指定容器,餐厨垃圾收运专用车辆定时收运,最终将餐厨垃圾运至终端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置,形成了闭环管理。”在餐厨垃圾治理中,我市通过联合告知、执法处罚、环和环保能源公司上门服务等方式,逐步改善了餐厨垃圾无序乱倒现状。

在榆次区晋华街道的花园巷平房片区,另一场环境革命正在上演。今年6月,市城市管理局环卫中心人员排查辖区环境卫生时,发现花园巷平房片区存在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严重影响了社区环境和居民生活。市城市管理局迅速行动,统筹各部门进行集中清理,原本脏乱的环境变得整洁有序。

在生活垃圾治理中,我市以“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为契机,构建了“治理+服务+共治”三维联动机制,形成了“巡查-清理-督导-宣传”一体化工作模式。整治期间,环卫部门确保日产日清、零积压,并集中清理无主生活垃圾583吨。

建筑垃圾治理事关群众生活安全,榆次嘉丰小区东侧铁路沿线的整治故事,尤为典型。这片长期废弃的区域,成了建筑垃圾非法倾倒的“重灾区”。面对这一顽疾,市城市管理局行政执法队对该区域进行了临时封闭管理,安装铁门,从源头上切断倾倒渠道。该环卫部门制定周密的清运计划,五辆大车连续作业,清运900立方米建筑垃圾,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附近居民高兴地说:“再也不用担心小孩跑到垃圾堆上玩耍发生危险了。”

此次建筑垃圾大整治,严格遵循去存量、止增量原则,强化建筑垃圾源头管理,促进了建筑垃圾规范管理和城市环境质量提升。

垃圾治理“三部曲”,成为我市谱写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动人音符,奏响了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和谐乐章,织就了城市洁净靓丽崭新画卷。

护绿提质 夯实生态基底

记者 李伟江

一湖清水,清凉着夏日,也抚慰着心灵,市城区晋商公园历来是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但也存在设施老化、景观单一的问题。如何让旧貌焕新颜?

市城市管理局组织市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及茂盛公司开启了美化绿化大行动,科学规划,重塑湖景生态。引进山东优质品种,在湖底精准布置4500余个淤泥盆,完成1.2万株荷花的规模化种植。进入夏日,荷叶碧绿,荷花绽放。画舫船、乌篷船、单亭船与竹筏,满载鲜花,相继入驻荷塘,打造出与荷塘相得益彰的游船景观。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打造公园新型消费场景的精神,7月初,我市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在晋商公园开展了“怡然好集市”活动,深度挖掘晋商精神内核,通过“公园+”模式,构建完整的公园消费生态链,实现了晋商公园从静态的休闲场所向承载文化、连接情感、促进消费的活力场域转型。

为助力“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的塑造,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市城市管理局环卫中心在市城区重点路段绿化景观品质提升上创新求效。在定阳路,120个石头花盆与64组花箱错落有致,2万余株时令花卉增彩添色,各色挂灯扮靓148株树木,丰富夜间景观。“以前这条路只有绿化带,现在像走进了花园!”附近居民无不感慨。在锦纶路、顺城街等市城区主干道上,约3万株以月季为主的各类花卉绚丽绽放,打造了色彩斑斓、美不胜收的都市盛景。同时,在各公园、游园及城市绿地中开展补植补种工作,共计补植各类乔灌木约800株,各类地被植物(包括花卉)达1.85万平方米。

徜徉在市城区,百花争艳、万紫千红,让市民深切感受到城市的温馨与美好。正如锦纶宿舍一区居民张文所说:“推开窗是花园,走出门是公园,这就是晋中的怡然生活。”

为夯实城市生态基底,市城市管理局聚焦城市绿化核心痛点,开展“护绿提质”专项行动,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精准治理。期间,接收处置平台案件和政府热线案件共2143起,处置率100%。同时,通过加强巡查、错峰作业、节能灌溉等手段,高标准、高效率守护城市绿荫,全力为市民营造清凉舒适的绿色空间。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市城区(含太谷区)公园绿地1041.04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4684.84万平方米,绿地率39.46%,绿化覆盖率41.90%,人均公园面积11.36平方米。

城市绿化不在一时,而在久久为功。自2023年启动公园绿地林下空间开放共享以来,市城市管理局园林部门依托现有绿地资源,创新性打造了帐篷休闲区、林下活动空间、科普教育基地等公园多功能区域,至今年6月,累计接待市民超过20万人次,日均活动参与量较开放前增长30%,成为市民休闲娱乐、亲子互动、文化体验的重要载体。

共治共建 打造有序之美

记者 范卓

在市城区市容秩序大整治行动中,市城市管理局以“绣花”般的精细功夫,历经摸底排查、集中整治、长效巩固三阶段深耕,舒展开一幅“街净、景美、序畅”的城市新画卷。

这场从源头发力的整治行动,始于全方位的“城市体检”。

市城管局组建专项工作组,以市城区四环道路为核心、“六横四纵” 主干道为重点,延伸覆盖次干道与小街巷,开展“地毯式”排查。执法队员依托“城管纠违管理系统”APP,实时记录占道经营、违规广告牌、乱堆杂物、单车乱停等行为,分类标注形成大数据报告,精准锁定“高发区”与“顽固点”,动态更新问题清单,实行“销号管理”。排查共梳理出店外经营662处、占道经营2158处、小广告1468处等10类突出问题,为后续整治找准了“靶心”。

针对 “城市病灶”,市城市管理局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推动城市面貌快速蝶变。西南执法分队在东大街展开“美学改造”,100 余户商户完成街景亮化,让老街白天红火、夜间流光;新汇隆市场周边,锦纶执法分队以“定点蹲守+柔性劝导”模式引导摊贩入区经营,昔日拥挤的通道变得畅通,热闹的市井气更添有序之美;安宁执法分队主动上门规划区域,推出“外摆经营承诺书”明确经营时间、卫生责任等细则,15家商户签约后规范经营。华灯初上时,灯火暖光映着笑脸,这里成了市民夜间消费的网红打卡点,规范中尽显活力。

车辆停放乱象的破解同样充满巧思。面对共享单车乱放问题,执法队员创新“步巡管理+企业调度”机制,累计规范单车15633辆次、民用自行车3910辆次、民用电动车5694辆次,街头单车排列如“阅兵方阵”般整齐。

市城市管理局以“制度+科技+共治”构建长效体系。花园路电动车市场建立“考核台账”制度,执法队员不定期抽查、每周召开座谈会强化“门前五包”意识,商户从“被动整改”转为“主动维护”;试点推行“七准许三优化”支持举措,放宽商业外摆等管理限制,促市容市貌常态向好。

科技赋能让管理更精准。“城管纠违管理系统”持续发力,执法队员用手机 APP 对小微违法实时警告,两三分钟即可完成处罚流程,实现14支分队信息共享与执法普法双融合;系统建立的违法人员“诚信档案”与大数据分析,让管控升级有了科学依据。

全民参与凝聚共治合力。“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活动累计进社区95次,发放宣传资料2160余份,用“案例讲解+法规解读”提升居民文明意识;开展“城管开放日”“城管体验日”,吸引学生、商户等参与志愿活动,联合多部门解决问题;东森超市更让利腾出闲置场地,帮扶30余户游商规范经营,奏响企业支持、商户参与、市民受益的“共治乐章”。

精心养护 增强城市韧性

记者 李晓雯

清晨的阳光洒在市城区的街道上,车流如织,人声渐沸。上班途中,开车的市民稳稳握着方向盘,感受着路面绵延舒展的平顺。这份“路平心顺”的细微幸福感,已随着市政精细化养护的深入推进,无声浸润无数市民的生活日常。

按照市城市管理局统一部署,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聚焦城区道路、桥梁、排水等市政设施,开展市政设施破损整治行动,让城市更具韧性、更有温度。

该中心成立市政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网格员们化身城市“啄木鸟”和“千里眼”,深入街头巷尾进行常态化巡查,将道路坑洼、桥梁隐患、排水不畅等各类市政问题及时上报,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翻开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五月的工作台账,一行行朴实又充满力量的记录跃然眼前:5月26日,北尧西街晋华小区门口雨水箅子破损,排水部当日已处理;5月28日,昭余街与经西大道交叉口往东10米路北路面破损,道桥部当日已处理……

中心持续加强道路养护,对市城区车行道、人行道展开全面“体检”与修补,一旦发现破损、坑槽、网裂等问题,快速响应。同时,高度重视社情民意,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隐患及时处置、即修即补,确保市城区道路桥梁安全、平整、顺畅。据悉,市政设施破损大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修复人行道1735.94平方米、填补路面坑洼4329平方米、维修树石368.2米。

横跨于城市上空的桥梁,是连接,更是安全的重托。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对市城区桥梁展开“地毯式”巡检,并跟踪做好巡检记录。当发现16座过街天桥上部分LED广告牌存在老化风险,该中心即刻向相关公司送达《关于对广告牌进行加固养护的函》。在市政力量的督促下,锈蚀的铁架被加固,松动的构件被拧紧,失效的绝缘被更换……桥体及桥体广告得以正常安全运行。

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对市政排水检查井、雨水井进行全面细致的“体检”,梳理“血脉”,清除“地下淤积”,确保城市“井井有序”。自整治行动以来,共拆修维护检查井977座,更换井盖井座32套,拆修雨水口182座,更换雨水箅子25套,有效消除了排水系统安全隐患,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从修补一块脚下松动的方砖,到守护一座横跨长空的桥梁安全,再到疏通一条深藏地下的管网……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正用匠心、细心、责任心,在每一寸城市肌理上书写着最美的民生答卷。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完成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每日派单维修任务1837件,日常巡查案件316件。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将持续深化精细化养护理念,提升巡查预防和隐患整治力度,保障市政设施系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