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顽强拼搏 真抓实干

以汛为令践嘱托 防汛备汛筑防线

——我市各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8-08

应急演练现场,防汛人员整齐列队,严阵以待。 资料图

防汛是一场与自然的较量,更是一场守护生命的战斗。7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指出,“目前已进入主汛期,要精心做好防汛抗洪预案和防灾减灾救灾准备工作。”连日来,我市广大干部群众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真抓实干,全力攻坚,将领袖的嘱托转化为守护家园的坚实屏障。

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防办)积极行动,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强汛情应对。市防办主任、市应急管理局局长张宝忠表示,要突出重点防御。城市防汛方面,疏通排水管道、清掏雨水口和检查口,检修排水泵站、维护排水闸门,消除18处安全隐患。水利工程方面,全市水库、淤地坝责任人加强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水库主管单位实行24小时监测机制。应急调度方面,精准调度降雨量大的基层单位,市应急救援大队等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全部进入战备状态。完成全市181个山洪自动雨量站维护、690个重点防御村全部修订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同时,紧盯重点领域排查隐患,治理隐患48条。督促指导各县(区、市)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防汛应急预案,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在强化应急准备保障方面,更新全市防汛抢险物资储备台账,落实4000余万元防汛抢险物资和8000余人抢险队伍,储备防汛装备。

气象部门作为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转化为守护晋中大地的强大动力和务实举措。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忠效表示,要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上持续下功夫,加密观测频次、优化站网布局;聚焦灾害性、转折性、极端性天气,开展递进式预报预警服务;面向党委政府及防汛抗旱指挥部,第一时间提供预报服务和应对建议,为防汛指挥调度、抢险救援部署提供有力支撑。主动加强与应急管理、水利、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部门的应急联动与信息共享。建立健全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在应急响应链条上高效传导、快速行动,形成防汛救灾强大合力。全市气象部门将坚决扛起防灾减灾救灾第一道防线的政治责任,以高度警觉和科学高效的实际行动,全力保障我市安全度汛。

7月中旬,市水利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组织动员全市水利干部职工牢记嘱托、真抓实干。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文表示,他们将坚决扛牢防汛政治责任,全面落实各项防汛措施。要抓好监测预报预警,加密雨水情监测,靶向发布山洪灾害等预警信息直达一线。抓好山洪灾害防御,重点聚焦全市690个山洪灾害重点防治村,预警到村到户到人,做到应急有响应、撤避有路线、避险有场所、转移要安全。抓好重点部位防范,聚焦全市63座水库、33座淤地坝、690个山洪灾害重点防御村、10处在建水利工程,加强河道沿线安全防范,严格落实在建水利工程度汛措施,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施工人员设备安全。抓好部门联合调度,成立防汛专家队,点对点为基层防汛提供技术支撑,并持续加强部门沟通合作,会商研判雨水情变化趋势,提高预报精准度,延长洪水预见期,精准指导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抓好值班值守和物资储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防汛物资够用、能用、好用。

7月11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双周例会,集中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市重要活动、重要文件精神,并对下一阶段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路华表示,要全面强化雨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健全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深化全域隐患排查治理,做好应急物资储备与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各级防治责任,始终坚持“三避让、三个紧急撤离”原则,推动“三查”等防治措施落地见效,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系统要紧扣“七下八上”主汛期这一地质灾害防治关键节点,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责任体系,明确各环节责任主体与工作要求,确保责任精准落实。通过不定期突击检查,督促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我们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堤’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城市管理局海绵城市管理科科长霍利剑表示,城市防汛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发展大局。重点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值守筑防线。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与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统筹调配交警、城管、应急及消防等应急救援力量,并配置21辆应急抢险车辆。完善预警信息“叫应-反馈”闭环机制,同时启动应急预案。二是精准管控易涝点。对全市排水管网开展“拉网式”排查,清淤疏浚16公里;构建精细化易积水点动态管理体系,制定差异化应急预案。对关键部位定人定岗,落实“一点一策”;加大日常巡查力度,与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结合,实现积水点全流程闭环管理,提升隐患处置的响应速度。三是强化联动促成效。密切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构建信息共享机制,获取精准的天气预报与雨情汛情变化信息;深化与交警部门合作,当易涝点积水深度达20厘米时,立即启动联动机制。积极协调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统筹调派应急力量,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有效支援。

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