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时间:2025-08-06
创建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最高补助1000万元,卓越博物馆500万元;新评级博物馆分档给予最高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展陈补助……8月1日施行的《山西省支持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再次明确,支持各地打造“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建设迎来政策红利。这预示着,要打造“博物馆之城”文化名片。
“我到地方考察,都会抽时间到博物馆走一走、看一看,目的是更好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沿革”“博物馆有很多宝贵文物甚至‘国宝’,它们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博物馆地位举足轻重,具有重要作用。
博物馆荟萃文物精华,守护千年文脉。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博物馆是最合适的去处。散落在城市各处不同时代的建筑,以及每一件装满故事的展品,不仅传承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更是连接过去、现代、未来的桥梁。在文化资源丰厚地区探索建设“博物馆之城”“博物馆小镇”,以敬畏之心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才能建设好现代化人民城市。
山西作为文物资源大省,支持各地建设“博物馆之城”,优势独特、意义重大。新时代以来,博物馆热持续兴起,让文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比如山西博物院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展示中心,既历史积淀深厚、又充满创新活力,吸引大量年轻观众,每到节假日一票难求。
让博物馆深度融入城市。我省提出,构建以山西博物院为龙头、市级博物馆为骨干、县级特色博物馆为支点、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全省博物馆发展体系。要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建设黄河文化、古建筑、壁画、戏曲等标志性专题博物馆,做到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地区特色、达到国际水准。
让博物馆深度融入社区。打造市民身边的博物馆,太原底蕴深厚。作为一座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文明古城,太原依托丰厚历史遗存,现已建成各级各类博物馆101座,实现每5.4万人就拥有一座博物馆,形成了展示晋阳文化特色、凸显古建大省特色、尽展晋商文化、展示太原特色重工业的博物馆集群。
让博物馆深度融入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目前,山西登记备案的博物馆共218家。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除了推出丰富的专题展览,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市民参与“博物馆之城”建设,提高市民对城市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提升自身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热心公益事业。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博物馆是文化保护、文明传承的重要场所,对于赓续城市文脉、推动城市更新、赋能城市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推进博物馆量质齐升,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也离不开社会力量参与。坚持分类施策,加强平台建设,盘活展陈文物,推进合作交流,实现文物互借,才能在实践中蹚出一条新时代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之路。
博物致新,馆城共生。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会客厅”,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解码“文博+”无限可能,“博物馆之城”探馆攻略及文创项目不断涌现……这个暑期,各地整合博物馆、酒店、餐饮、演艺空间等文旅资源,为广大市民及游客提供诚意满满的情绪消费。高质量打造“博物馆之城”,将博物馆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用好博物馆这张“金名片”,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徐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