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日报数字报时间:2025-08-06
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唐国际风力发电项目。
山西耀邦环境装备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环卫装备整装待发。
正在建设中的新兴产业园“双创”基地。
今年上半年,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累计完成工业投资8.4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1.6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79亿元,增速达40.8%;转型项目占工业投资比重10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转型项目占工业投资比重完成“双过半”。
近年来,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构建以煤化工、装备制造和食品加工为主导产业,拓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链,形成“3+1”现代产业体系,致力打造绿色低碳“新样本”。同时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大力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
让环卫行业更绿色更智能
7月30日,走进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耀邦装备制造产业园,山西耀邦环境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起重式吊车,将生产材料迅速且精准地传送到地面。随后,叉车穿梭其中,将材料运送至指定的工作区域,呈现出繁忙而有序的现代化生产场景。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环卫装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推动环卫行业的智能化与绿色化发展。近年来,公司新研发的产品有一百多种,涉及传统燃油环卫车、新能源环卫汽车、消防车、后勤保障车、除雪应急车辆装备以及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等多个领域。”山西耀邦环境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居憬介绍。
在智能化方面,以智能语音控制纯电动洒水车为例,该车型采用了先进的语音大屏控制系统,所有操作均可通过语音指令完成,操作车辆就像使用智能家居一样方便快捷。这一创新设计不仅有效降低了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更充分展现了新质生产力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价值。山西耀邦环境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技术部门负责人表示:“智能化是未来环卫装备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为环卫行业带来更加高效、安全、环保的解决方案。”
“我们与国内众多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与多家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新技术、新产品、新能源、新模式和新业态的五位一体创新体系。”居憬说,“我们的智能化转型不仅体现在产品设计上,更贯穿于整个生产制造环节。通过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的引入,公司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目前,耀邦装备制造产业园已建成多条先进的生产线,包括洗扫车、罐式车、消防车以及压缩类车辆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已全面投产,年产量可达7400台(套),为绿色环卫行业提供了强大的装备支持。
让招商引资全面“开花结果”
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通过全力打造要素集聚的“宝地”、企业发展的“沃土”,让招商引资全面“开花结果”。左云县、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带队赴江苏、浙江、江西、深圳、北京、河北等地外出招商主动对接项目,对接相关企业219家,先后签约落地了鑫磊粮油精深加工、大夏新能源49MW分散式风力发电、玉衡活性炭深加工及应用开发等8个项目,总投资13.488亿元。
“我们围绕园区主导产业,积极开展项目对接,通过树立三大招商理念、把握三大招商重点、提供三大招商保障的‘3+3+3’工作模式,构建起全员上阵、整体联动、精准对接、高效服务的‘大招商’工作格局,不断提升招商质效。”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树立规划引领、建全产业链、多元招商等理念,把握在京津冀区域求突破、在持续对接项目中寻突破、在创新创业上求突破三大招商重点,全面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
与此同时,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围绕全省首批10个产业链,设置了以煤化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四大产业链,采取“小分队”上门、一对一对接的方式,邀请考察、引进技术、引进项目。今年新增2个加工制造类项目、1个新能源类项目、1个建筑材料类项目,进一步拓宽了园区产业链。如围绕活性炭专业镇打造煤化工产业链,年产10万吨鹊盛活性炭项目已于2023年5月试生产,2024年总产值达1.5亿元。
截至目前,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对接京津冀相关企业436家,累计参加相关展会、现场论坛、项目推荐会26场次,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炭材料成果中试、活性炭研发及检测中心项目达成合作。此外,新兴产业园入驻了企业孵化中心和电商产业园,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等联系了5名有实战经验的国家级化工专家,对项目引进、产业链布局进行点对点咨询,在培育发展本土企业上发力。目前,累计签约京津冀项目15个,总投资30.02亿元。
让民营企业前进有路后顾无忧
“在开发区办事便捷高效,我们仅用一天时间就办妥了各项手续。开工后,有专班跟进配合,随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各类难题。目前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山西恒和磁性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苑东卯说。
在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兴产业园区,记者目睹了在科技的加持下,山西恒和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展现出既智能又高效的“人机协作”模式。
“非晶、纳米晶软磁材料是指具有非晶或纳米晶结构的软磁合金材料,具备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磁导率高、损耗低、温度稳定性强等优异性能,被誉为21世纪新型绿色节能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手机、风能、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与电气相关的领域。”苑东卯介绍,公司总投资2.08亿元、年产2000吨非晶及纳米晶软磁材料项目,分两期建设,现已投资1.8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亿元。
左云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前进有路、后顾无忧。在政务服务方面,通过取消前置条件、调整审批时序、缩减办理时间,推动资源共享、时间共享,加快项目审批流转进度,实现了“服务零距离、企业零跑腿、项目零等待”。
近年来,左云县围绕建设装备制造、新材料制造、煤化工、新能源产业基地,向“新”而行,全力竞逐科技赛道,充分发挥当地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生态优势、人文优势,围绕传统、新兴产业,聚焦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核心竞争力提升,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创新生态新高地,有效带动一批投资规模大、市场前景好、带动效应强的制造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图本报记者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