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7-07
韩海梁(中)与他的学生们
在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学校,有这样一位教师,他跨越山海、远离家乡,用知识与情怀浇灌边疆的教育沃土。他,就是援疆教师、榆社县东汇中心校教师韩海梁。他以一颗赤诚之心,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着动人的教育篇章。
韩海梁初到红旗农场学校时,就深刻感受到这里教育环境的特殊性。学校的学生们来自不同民族,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差异较大,教学资源相对有限。这一现实激发了他扎根边疆、奉献教育的决心。韩海梁迅速深入了解学情,针对学生们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在数学课堂上,韩海梁大胆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抽象的数学原理变得鲜活有趣。在讲解“比例与分配”问题时,他以农场常见的灌溉用水调配为案例,引导学生计算不同农作物所需水量的分配比例;在几何图形教学中,他把课堂搬到了户外,带领学生走进农场,观察粮仓的圆柱结构、田地的矩形边界、水渠的梯形剖面,让学生亲手测量、绘制图形,用树枝在地上拼接多边形,通过直观的观察和动手操作,深刻理解几何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这种生动新颖的教学方式,成功点燃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原本对数学“望而却步”的学生,如今都踊跃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作为一名教师,韩海梁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他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们谈心,了解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有一位名叫库兰的哈萨克族女孩,因家庭变故情绪低落,成绩下滑严重。韩海梁得知后,多次与她交流,耐心倾听她的烦恼,给予鼓励和安慰。同时,他还积极与女孩的家长沟通,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教育氛围。在韩海梁的关怀下,库兰逐渐走出阴霾,重拾学习信心,成绩稳步提升。
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方面,韩海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经验,积极组织校内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分享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他牵头组建了数学学科教研小组,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教学研讨和听课评课。在他的带动下,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数学学科的整体成绩在区域内的排名逐步上升。
教学之余,韩海梁积极融入当地,与师生和居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农场职工家中,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还主动参与农场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他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成为红旗农场学校师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农场职工眼中的“贴心人”。
韩海梁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援疆教师的使命与担当,他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红旗农场学校学生们的求学之路,为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援疆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