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怡然见晋中

我市高质量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

让农民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5-23

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壮美景象。 通讯员 张文军 摄

近日,记者从市交通局获悉,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根据《晋中市高质量推进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今年起,在全市太行一号旅游公路全线贯通的基础上,我市将实施旅游公路沿线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的总体思路,通过3年集中攻坚,统筹提升旅游公路沿线综合效益,全力打造交旅融合发展综合体,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打造旅游热门景点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方案》,2025年,我市重点完善功能齐全的旅游服务设施,增设7个驿站、2个营地、10个观景台、11个旅游厕所,合理布局充电设施,建设14个5G 基站,全面完善旅游公路标志标识和旅游指引标志,使沿线路域环境明显提升。2026年,重点打造优质便捷的文旅公共服务,如旅游公路沿线驿站、营地、观景台、加油站、充电桩和通信网络信号等,满足游客出行需求。2027年,重点提升路产融合的综合发展效益,打造6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30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提升文化旅游业增加值占比,显著提升旅游公路服务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共有五项:

全要素提质升级旅游公路。加快旅游公路项目交工验收。开展事故多发路段隐患排查治理和公路安全设施精细化提升行动,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旅游公路防灾减灾能力。扩大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范围,利用现有停车场新改建驿站、营地等旅游设施,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整合游客换乘、接驳运输、汽车租赁、票务代理、信息咨询、文化展示等功能。完善驿站多元化服务功能,选树一批旅游公路驿站典型。

多层次提升旅游公路沿线环境。常态化开展路面巡查,开展联合执法加强交通管制,加大日常管养投入力度。推进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行相结合,提高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养护水平。明确旅游服务设施运营管理主体,纳入日常管养范围,确保服务设施良好运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旅游公路沿线精品示范村、提档升级村建设。开展村庄环境绿化美化行动,科学设置路侧植被,改造提升景观小品,打造“畅、安、舒、美、绿”的通行环境。

全领域提升旅游服务效能。持续擦亮“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聚焦“吃住行游购娱”要素,完善提质基础设施。推广晋中“十大名菜”“十大面食”“十大小吃”,建设特色街区,弘扬美食文化。推动支持精品民宿、露营地等住宿业态建设。依托“九大业态群落”,因地制宜布局红色游、周末游、研学游、亲子游、自驾游等文旅产品和场景,打造特色主题线路。推动非遗文创产品开发,传播晋中文化,讲好晋中故事。鼓励和支持沿线景区景点与文化机构开发数字演艺、数字展览等场景。加大旅游公共服务信息发布力度,提升旅游智慧化、便利化水平。

全链条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农户盘活闲置农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打造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动农特产品“上网”,不断完善县乡村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体系,巩固农村寄递物流服务全覆盖工作成效。发挥旅游公路沿线驿站优势,开发文化遗产、主题娱乐、精品演艺、商务会展、乡村旅游、医养康养等核心产品,提升沿线餐饮、住宿、购物消费品质。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布局,建设具备游客服务、业态集聚、宣传展示等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

全体系加强旅游服务监管。加强部门联动,加强旅游服务质量评价和市场监管,完善旅游标准化体系。及时回应游客诉求,改善游客体验。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大力提升从业人员能力,多措并举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

记者 闫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