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5-07
宋文博
崔健
梁泽钰
张桂云
许宇宁
孟纬
近日,由市总工会和团市委联合举办的“青春聚力五张牌 共绘晋中新未来”晋中市机关青年职工技能大赛圆满落幕。
自3月大赛号角吹响,来自我市 11个县(区、市)的青年才俊齐聚一堂,在调研报告写作的“笔尖论剑”、成长成才项目案例的“智慧交锋”、机关文化短视频创作的“创意比拼”三大赛场上,以昂扬激情、奋斗姿态、坚韧意志与务实作风,尽情挥洒青春汗水。
最终,18名选手凭借真才实学与卓越风采,从激烈竞争中突出重围,斩获各赛项一、二、三等奖。这场大赛不仅是技能的较量,更是晋中青年响应党的号召、锚定“156”战略举措的生动实践。
本期,本报特别选取了6个获奖作品,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故事。
青春建言“五张牌”
宋文博
助力经济 献智献力
在晋中市机关青年职工技能大赛中,灵石县翠峰镇人民政府党建办科员宋文博,以《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地方经济转型的调研报告——以晋中市灵石县翠峰镇为例》,荣获青年职工调研报告写作评比竞赛一等奖。这份立足基层实际的调研报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干部的责任担当和专业素养。
“经济转型是必然选择,但如何实现平稳过渡是关键。”谈及调研初衷,宋文博表示,他通过对比其他区域的转型经验,选择从“模块化”的角度去寻找翠峰镇经济转型的策略,探索出一条既保持转型力度又兼顾社会稳定的新路径。
通过深入调研,宋文博发现翠峰镇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人口问题和产业承接上。“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问题突出,导致适龄劳动力外流。同时,老龄化加剧也会影响区域发展潜力。”宋文博表示,针对这些问题,他从翠峰镇“新区做加法,老区做减法”的发展思路和市委“156”战略举措中找到了答案,即细化区域分工和调整产业结构,在新兴产业的孵化期内,适当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传统行业从业人员提供过渡性就业岗位,实现平稳转型。
在调研过程中,宋文博坦言最大的困难是将宏观构想转化为具体方案。“构建大方向容易,难的是落实细节。”为此,他主动学习专业知识,并向有经验的领导请教基层工作方法,最终形成了具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谈及参赛感受,宋文博说:“这次比赛为青年职工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我在比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优秀的选手,他们的创新思路和专业见解让我受益匪浅。”他认为,青年职工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将一些新的技术和思路进行推广和普及,通过提高基层办公能力为“五张牌”的打造夯实基础。(李娟)
崔健
产教融通 协同发展
在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时代浪潮中,总有一群人以无畏的勇气和不懈的努力,成为推动产教融合、校地协同发展的中流砥柱。在今年举办的晋中市机关青年职工技能大赛中,晋中职业技术学院能源工程系教学科科长崔健凭借《晋中市高职院校落实“三个对接”服务市域经济发展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这一调研报告,斩获青年职工调研报告写作评比竞赛二等奖。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他多年来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耕与探索。
在学院教务处担任科员期间,崔健深度参与省级优质校、省级“双高计划”的申报与建设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产教融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办学模式,更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城市和大学是互融共生的发展共同体。近年来,我市紧扣市校协同,打破物理空间壁垒,强化人文互动交流,大力推进城校融合,推动各高校向社会敞开大门,校内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艺术馆等综合性场馆及公共基础设施与市民共用共享。该举措走在了全国前列,实现服务公众良性双互动、市校协同破围再聚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崔健与同事们积极投身职业教育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情况的课题研究。为确保研究深入透彻、成果切实有效,崔健团队对晋中职业技术学院落实“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服务晋中市域经济发展现状展开全面调研。
“本次大赛不仅是技能的比拼,更是与晋中各界青年才俊交流思想、碰撞智慧的宝贵契机。”崔健说,期待更多有志青年能与他们一起探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张凯鹏)
青春建功高质量
梁泽钰
服务群众 实干笃行
用短视频的笔触丈量民情,是梁泽钰的独特之处。在晋中市机关青年职工技能大赛中的青年职工成长成才项目案例评比竞赛中,来自左权县桐峪镇桐滩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梁泽钰,凭借项目案例《在离群众最近的地方,绽放青春最美的模样》荣获一等奖。
在案例中,梁泽钰选取“桐峪手工空心月饼”作为短视频创作主题,深入一线开展采访、拍摄与记录工作。她常说:“只有扎根群众,才能找准需求、办好实事。”
该短视频上线后成效显著,短短几天浏览量便突破8万,连续15天稳居热搜榜前十,更是跻身太原、晋中热搜榜前五。这一成果直接带动了月饼日销售量达80多斤,成功实现了村内农产品线上销售从无到有的突破。
这种创新的做法,也为村民们开辟了更全面的商业思路和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如今,依托网上销售月饼形成的客户群体,村民还开设了视频号,在线上销售土特产品,用一块小屏幕打开了乡村振兴大市场。
她是拍摄、记录的“参与者”,也是“搭台共建”的领办人。在基层工作以来,梁泽钰创建了“桐你峪见”视频抖音号,以临参会旧址等核心景区为纽带,既讲述这片热土上激荡人心的红色往事,也展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目前已发布视频35个,累计浏览量突破30万。
梁泽钰表示:“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深刻体会到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用行动去回应他们的需求,就一定能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我将继续扎根基层,用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短视频作品,记录乡村的点滴变化,传递群众的心声与期盼。”
(王爱媛)
张桂云
数字赋能 青春铸盾
当数字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基层消防救援队伍如何插上“智慧翅膀”?寿阳县曹河路消防救援站指挥员张桂云与战友们一道,用多年实践给出答案:以数字技术重构救援体系,用青春热血筑牢安全防线。这位“90后”消防指挥员,在灭火战斗与抢险救援中淬炼成长,4月23日,以数字化创新案例斩获晋中市机关青年职工技能大赛二等奖,展示了新时代消防救援队伍的青春风采。
2021年,张桂云研究生毕业后本有机会留校任教,一次看到消防救援的宣传片,消防员逆火而行的身影点燃了他心中的热血,他毅然通过国考加入消防队伍,成为寿阳县曹河路消防救援站指挥员。入队以来,他带队参与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行动100余起,营救被困群众20余人,抢救和保护财产价值200余万元。
4月,收到参加我市机关青年职工技能大赛的通知后,张桂云积极准备,反复改稿,最终带着《科学·精准·高效:数字赋能驱动基层消防救援队伍现代化转型新实践》案例参加了比赛,他以寿阳县曹河路消防救援站的数字化实践为蓝本,揭开了“智慧消防”的三大突破:建立数字化消防预案,从“经验主义”到“数据决策”;引进AI考训平台,从“百人一面”到“一人一策”;将寿阳县市政消火栓、消防水鹤和天然水源转化为“数字罗盘”,从“盲目寻水”到“精准供给”。在“智慧消防”助力下,消防指战员体技能不断提升,火场决策和供水线路更加科学、精准、高效。
张桂云说:“本次技能大赛为全市青年职工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比赛,让我看到了各行各业青年人才的青春风采,拓宽了视野,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将继续努力,以‘青春之我’筑牢‘安全之盾’,让‘数智强消’成为守护晋中大地的硬核力量!”
(闫淑娟)
青春唱响新时代
许宇宁
扎根基层 创新筑梦
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每一座城市都是跃动的音符,奏响着发展与进步的华彩乐章。来自寿阳县融媒体中心的编辑许宇宁,以《根系寿阳热土 融通时代脉搏》为题的创意短视频,荣获机关文化短视频青年职工创作竞赛一等奖。该作品以记者为主角,用鲜活画面勾勒出寿阳蓬勃发展的壮丽图景,彰显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谈及创作初心,许宇宁表示,她精心设计了乡村振兴、科技转型、文化传承三条叙事脉络,以此赋予城市报道深厚的人文底蕴与鲜明的时代锐度,让观众在欣赏新闻作品的同时,能真切感受到寿阳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奋进的时代精神。
在作品呈现中,许宇宁巧妙运用“三区一基地”“智能煤机”“文旅名片”等发展坐标,将寿阳城市发展抽象的轨迹转化为一个个可感知、可触摸的生动故事。记者们深入基层一线,与百姓围坐拉家常、畅谈发展愿景,将最真实的声音、最鲜活的场景呈现在镜头前。
在视频创作手法上,许宇宁大胆创新,融合网络语态与传统新闻叙事方式,采用年轻化表达方法,成功拉近了新闻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新闻的温度与力量。
新闻工作者用笔记录城市发展的点滴,以文字传递时代的最强音;用镜头捕捉城市变迁的瞬间,用画面展现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谈及此次获奖,许宇宁感慨万千:“这次比赛让我收获颇丰,不仅是对我创作能力的认可,更让我看到同行们对记录城市发展的热忱与执着。未来,我会继续扎根寿阳热土,用更多优质作品传递寿阳声音,为城市发展贡献新闻人的力量。”
(武玲芳)
孟纬
镜头书写 时代青年
在“机关文化短视频青年职工创作竞赛”单元,榆次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孟纬创作的《怡然见晋中 “榆”见好青年》凭借独特的创意构思、精妙的拍摄手法与真挚的情感表达,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二等奖。
该短视频以“青春”为核心主题,通过“操场奔跑”“合唱团排练”“运动竞技”“职场协作”“职业担当”等场景,勾勒出榆次青年在城市建设中的多元角色。视频开篇以操场奔跑的动态镜头点燃激情,红旗下青年挥舞旗帜的场景与校园建筑形成视觉冲击,象征青春与时代的同频共振;随后镜头转入室内合唱团,捕捉合唱者们整齐划一的动作,配合朝气蓬勃的文案,传递出集体向上的力量。
“我们尝试用更具网感的镜头语言讲述青年故事。”孟纬表示,作品通过多场景叙事,展现青年既能在赛场挥洒汗水,亦能在岗位默默耕耘的立体形象。例如,消防员奔赴火场的快速行动、警察执勤时的挺拔身姿,均与“热血有光”的文案相呼应,强化职业使命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此外,文案设计亦独具匠心,选用“朝气蓬勃”“乐观自信”“热血有光”等关键词,以大号字体呈现于画面中,既强化视觉记忆点,又与场景内容形成情感呼应。
谈及创作初心,孟纬表示:“晋中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青年群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我们希望通过短视频这一载体,让更多人看到广大青年在我市高质量发展中的奋斗姿态。”
“获奖是鼓励,更是责任。”孟纬坦言,未来将继续扎根晋中大地,用镜头记录城市变迁,以青年视角传递时代强音。(张颖)
策划:路丽华
统筹:武玲芳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