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榆次

奋进之春 “农”墨重彩

——榆次区全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4-25

乌金山后沟村

西长寿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张义现代化肉牛养殖基地等11个一产项目稳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初见成效;

聚焦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47.02亿元,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芳菲四月,春光正好。行走在榆次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自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榆次区围绕建设“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战略部署,以现代都市农业高地建设引领农业强区、以农特产品精深加工千亿级产业行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安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新成效。

说起东阳的蔬菜、庄子的苹果,榆次几乎人人知道。去年以来,榆次区新建了两个装备高标准、技术高水平的设施蔬菜园区,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蔬菜播种面积达13.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5.25万亩、新建设施蔬菜500亩、改造老旧温室1800亩、提供优质蔬菜种苗2.03亿株。果品产业同样喜人,果园面积达13.5万亩,全年水果产量达14万吨。畜牧养殖也稳步转型,生猪、奶牛、禽类养殖均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保障了榆次区及周边群众的“菜篮子”。

乡村面貌的焕然一新,是榆次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又一亮点。榆次区推动百个单位、千名干部、万名党员下基层,集中攻坚“四堆十乱”,狠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结对包联形式开展环境整治,带动驻村企业出资出力、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在美化、净化的基础上,创新推进乡村绿化与苗木退耕有效衔接,实现全域绿化、全城靓化。同时,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探索制定《农村垃圾治理十八条》,健全垃圾收集转运处置机制。

在乡村建设方面,榆次区唱好示范创建“重头戏”,锚定“三类村”创建核心任务,坚持“一村一策、留住乡愁”原则,示范引领乡村各美其美、百花齐放。对榆次区后沟村、车辋村等文旅型示范村进行统筹规划,丰富消费业态、完善服务功能,吸引更多游客。同时,充分发挥驻村企业的牵引性作用,依托清清苹果、恒茂、国泰中药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村落盘活资源资产、加快要素流通,形成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发展新模式。以文育村注入乡韵新内涵,先行培育古韵后沟、康养张胡、曲艺大伽南等特色村、民俗村。

为了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榆次区做强产业链条,大力实施“千亿万亩”工程,打造千亿级农特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塑优特色亮点,推动农旅项目提档升级,支持新能源项目带动所在村发展农业产业。同时,拓宽发展空间,持续强化要素保障,联合银行开发专项信贷产品,加大对企业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此外,大力推进山西大学城资源与乡土艺术文化深度耦合,打造现代艺术型示范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内涵。

春风骀荡花千树,万木争荣竞此时。榆次区将持续深耕产业沃土,共绘乡村振兴的绚烂画卷!

文/记者 闫淑娟 图/记者 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