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3-28
昊然
在我的家乡灵石,过清明节,老百姓有手工制作“蛇盘兔”的习俗,这可能与春秋时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与母亲葬身火海的故事有关。
从我记事起,清明节前几天,院子里的女人们就发好了面,用灵巧的双手捏出大大小小的“蛇盘兔”,然后上笼蒸熟。据传介子推属蛇,介母属兔,“蛇盘兔”是为纪念这母子俩的。虽说是普通的面塑,但那栩栩如生的蛇吐着信子,盘绕着肥硕且高大的兔子,让人浮想联翩,仿佛看到介子推用身躯挡住四周的熊熊火焰,来护卫母亲。
还有另一个传说。原始社会时,灵石一带有以蛇为符号和以兔为符号的两个部落,经常因为地盘相互争斗。为化解纷争,两位聪明的酋长不谋而合,发明了“蛇盘兔”,相互赠送于对方的百姓,众人见这食物活灵活现又极可爱,由此便有了“蛇盘兔、必定富”的民谚,争斗逐渐淡化。两位酋长因势利导,将两个部落融为一体,强强联合,雄踞一方。传说虽无从考证,但其中蕴含着“和气生财”“和为贵”的传统文化,也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家乡地处太岳山边缘的丘陵区,过去土地瘠薄,十年九旱,小麦产量低。旧时白面紧缺,庄户人家平日是舍不得食用的,但清明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毫不吝啬地把它拿出来做“蛇盘兔”这类祭品,因为“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理念早已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里。
“蛇盘兔”是清明节祭祀“后土”的必备,自古“后土娘娘”被尊为大地之母,统管一切事务。上坟时,人们先谢“后土”之恩,就是在坟地右上方整出一块平地,把“蛇盘兔”放上去,点着香蜡,恭恭敬敬地叩上几个响头,方可去祭拜祖先。
“蛇盘兔”还是清明节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在家乡人看来,送此物就是送福运。我每年清明节回乡祭祖,临走时,堂弟们总要给带些“蛇盘兔”,还再三叮嘱:一定要让孩子们吃上。而我返城后自然也忘不了把“蛇盘兔”分送左邻右舍。
此外,“蛇盘兔、必定富”的民谚还被引入了谈婚论嫁中,在家乡,男女婚配,属蛇的很乐意与属兔的结合,意喻婚姻会美满幸福。清明节又快到了,乡亲们又该忙着做“蛇盘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