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3-26
正在施工的古建工人 通讯员 成晓萍 摄
近日,文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公示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山西两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入选。榆社建筑彩绘非遗工坊的“建筑彩绘:丹青绘就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榜上有名。
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遗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非遗工坊已经成为各地开展非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在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灵活就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榆社古建彩绘技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022年,榆社县古建集团依托山西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榆社古建彩绘技艺,设立榆社建筑彩绘非遗工坊,先后参与太谷古城修缮、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片区改造等30余个重点项目,累计带动7000余人就业,其中脱贫户占比达50%。同时,榆社县出台了《关于支持古建产业发展的25条措施》,为榆社古建彩绘技艺的传承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在古建人的努力下,“榆社古建工匠”入选2023年脱贫地区特色劳务品牌榜单。
此外,工坊持续储备后备力量,加强榆社古建彩绘技艺传承。举办高级古建营造师培训班,43名学员获得高级古建营造师证书,在该县职业中学开设古建专业班。2023年、2024年开设技艺培训班13期,培训彩绘工人1000余人,为非遗工坊的传承提供了充足的后备人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与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等多所学校、企业合作,挂牌成立古建筑产业学院。由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山西榆社古建智囊团,为榆社古建发展出谋划策、提供指导。积极做好古建相关产业链延伸,建设泥皮壁画文创工作室,摸索完善泥皮壁画制作工艺,并制定相关标准,工作室被认定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
下一步,榆社建筑彩绘非遗工坊将按照“做专做精、做出特色”的目标,传承传统技艺,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劳务品牌,壮大专业人才,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张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