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3-19
体育是城市名片,是民生福祉,不仅让城市活力澎湃,也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3月17日,记者从2025年全市体育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体育工作将以争创全省一流为目标,实施“四大”行动,不断开创晋中体育事业新局面,为建设体育强国贡献晋中力量。
全力推动群众体育提量扩容。今年,我市将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完成体育公园1个、乡镇补短板工程3个,配备智能健身器材1套,修建室外健身路径30条,持续推动“国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项目,在全市配建100张乒乓球台;围绕“全民全运”主题,结合“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组织开展“舞起春潮涌”“游在仲夏时”“悦跑秋风里”“欢乐冬雪季”四季主题品牌赛事活动。结合春夏秋冬季节特点,整合市、县两级赛事资源,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人人可参与”的群众体育活动格局;强化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继续加强和完善体育类社团党组织建设,实现体育社团党组织全覆盖。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发挥联系政府与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传播体育正能量,参与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
全力推动竞技体育提质增效。围绕“奥运会有人、全运会夺金”的奋斗目标,树立问题导向,紧贴实战、补齐短板、千锤百炼,努力锻造精兵强将。今年,我市将紧紧围绕第十五届全运会、第十七届省运会两大主线,全方位对标太原、大同等头部地市,按照提升能力、争夺资格、赛前强化、决战决赛四个阶段有序推进备战工作;坚持集约发展,走精兵之路,结合省运会项目设置,全面检视我市项目布局,对未完成周期备战参赛任务、绩效评估排名靠后的项目,将适时进行调整,政策、资金、服务等资源向优势项目和重点发展项目倾斜;坚决贯彻“三从一大”科学训练原则,突出体能储备,提升运动员综合能力,打牢夺取比赛优胜的能力基础。要坚持以运动员为中心,以教练员为首要,全面加强对队伍的管理建设。实施教练员能力提升工程,鼓励支持教练员参加对口部门组织的系统培训,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开阔视野、创新思维和较高执教水平的领军型教练员队伍。
全力推动青少年体育提档升级。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今年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我市将积极推进体教融合新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支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优质体育资源进校园,选派优秀教练员、体育俱乐部专业人员进学校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指导;加大学校体育教师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教练员体育专项业务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专项技能和体育训练执教水平;健全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调动社会组织、市场力量和家庭(个人)主动投入体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活动,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联系,以“奔跑吧·少年”主题活动为牵引,继续办好阳光体育节、冬夏令营、嘉年华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提高运动技能。
全力推动体育产业提速加力。体育产业是幸福产业和民生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产品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等特点。面对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我市将加大优质赛事活动供给,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级各类赛事,重点承办一批省级以上高水平专业赛事,支持一批各县(区、市)富有地域特色的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加速“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和“跟着赛事去旅行”活动落地生根;聚焦冰雪、水上、低空、山地等引领性强的重点领域,打造特色、培育品牌,满足多样化的体育消费需求;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体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以柔力球为代表的晋中特色项目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扩大柔力球品牌系列活动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力,支持体育组织和群众团体参与不同地区间的赛事交流活动。
记者 张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