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古人春天食花轶事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3-17

聂难

春回大地,繁花似锦,古人对春天的热爱别具一格,食花便是其中饶有趣味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诸多与春天食花相关的轶事,彰显着古人独特的生活智慧与浪漫情怀。

据《清异录》描述,御厨以“赤瑛盘盛百花糕,色如朝霞映雪”。这道融合了玫瑰、蔷薇、芍药等七种花瓣的糕点,被大臣崔玄暐赞为“嚼雪餐英,恍若游仙境”。自此,春日食花成为宫廷雅事,长安百姓亦效仿制作“花精馔”,街市上“卖花担上,花瓣与胭脂同售”。

《诗经·郑风·溱洧》里描绘的“士与女,方秉蕳兮”,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春日里青年男女手持兰草嬉戏的美好画面。这一古老传统在汉代逐渐演变成独特的饮食习俗。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记录下这样一则趣事:某年上巳节,溱洧河畔热闹非凡,人群熙攘。一位名叫罗敷的女子,身姿婀娜,正专注地采摘着鲜嫩的兰草。这时,太守路过,被罗敷的美貌吸引,起了调戏之心。罗敷不慌不忙,仪态大方地回应道:“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随后,为化解尴尬气氛,她热情地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的兰草饼招待众人。众人品尝后,纷纷称赞:“其味清苦回甘,食之齿颊留香。”此后,这兰草饼便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定情信物。

明代《姑苏志》记载,唐寅隐居桃花坞时,亲手“种桃千树,春日花开,落英缤纷”。唐寅不仅爱花,还别出心裁地自创“桃花酿”。一天,好友文徵明前来拜访,刚踏入桃林,便看到唐寅醉卧在桃树下,身旁还摆放着一个酒坛,坛上题着“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文徵明见状,又好气又好笑,走上前去戏问:“伯虎兄,你这般以花换酒,就不怕花神降罪吗?”唐寅听闻,翻身坐起,大笑道:“我以一首《桃花庵歌》,换得三百坛美酒,花神若来,正好与我一同畅饮!”这桃花酿,后来成为苏州春日雅集中必不可少的佳酿。

这些食花轶事,如同散落的珍珠,串联起古人与自然对话的密码。在钢筋森林中忙碌的我们,不妨在春日里采撷几瓣落花,泡一杯花茶,让舌尖与千年风雅共鸣,感受那份“一花一世界”的古老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