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和顺

戏曲进校园 非遗润童心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3-03

2月26日,晋中市2025年稀有剧种公益性演出走进和顺县北关示范小学,通过传统戏曲展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艺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

活动现场,和顺县牛郎织女晋剧院演员演绎了夫子岭弦腔《访昆山》及凤台小戏《拍蝴蝶》《送灯》等经典剧目。演员们以精湛的唱念做打技艺,配合华美服饰与精致妆容,生动展现戏曲艺术魅力,赢得师生的阵阵掌声。

通过沉浸式艺术体验,助力校园美育与非遗活态传承深度融合,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与发展离不开青少年一代。夫子岭弦腔,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曲调优美、韵味悠长、易于传唱,以其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一直延续至今,2011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凤台小戏源于明末清初,是一个剧目短小精悍、音乐清脆明快、表演细腻雅致、服饰道具轻便的小剧种,因产生于和顺县凤台村而得名,具有一种湖光山色的韵味,于2009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演出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戏曲的传承与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我们通过讲、学、演结合的方式,让青少年触摸非遗的温度。”非遗传承人薛朱斌表示,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培育新生代传承力量。五年级学生刘姝煜在观看后感慨:“演员的专业表演让我们感受到戏曲的深厚底蕴,更坚定了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记者 史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