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榆社

乡约晋中,探访榆社东庄村——

西寻云竹,青山绿水康庄路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2-18

榆社县云簇镇东庄村全貌。记者 冀古陶 摄

“我们东庄,村子不大人口不多,但产业发展得早,有食品加工、大棚种植、养殖等近10个企业,村民可以就近打工,还不耽误农活。提起我们村,周边村子都很羡慕。我们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还抢得先机,抓住了发展好时机,这才有了村里人现在的好日子!”担任榆社县云簇镇东庄村党支部书记20多年的游德华,讲起村里的发展滔滔不绝。

生态榆社令人神往,最美莫过于云竹湖。下高速,向西沿着旅游公路到云竹湖,第一个“窗口村”便是东庄村,可谓是通往湖光山色的标志地、迎客门,于是有了“西寻云竹,启于东庄”的说法。行走在旅游公路上,山色空蒙,树影婆娑,四季变化,风景虽迥异,却怡然而美好。

东庄村是榆社县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不足200户,500余口人。小小村庄,占据天时地利,东庄离太长高速、汾邢高速、云竹湖高速口和云竹湖高铁站仅十几分钟车程,交通便利、土地平坦,这也为东庄村发展奠定了基础。

前些年,村集体账上只有三四万元,如今年收入达七八十万元。2024年,村集体建了一座蔬菜大棚,还建成了占地27亩的养牛场,村集体收入逾百万元……

富裕

—— 山乡巨变的赞歌

小小东庄不简单,云竹湖旅游公路绕村而过,路边依次是声名在外的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榆社笨鸡蛋加工厂、帝王莓种植大棚……这些产业的加持,令东庄靠土地流转提高收入,东庄人可以守着家门就能打工,增加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2013年开始,东庄村“两委”就寻找出路,以工代农,相继建成了农业生态园、农业养殖园、特色产业笨鸡蛋加工厂等园区。其中,占地150亩的食品工业园区,有屠宰场、五福农产品公司、糯玉米加工等企业,打造了小杂粮、富硒小米、云竹湖甲鱼、榆社笨鸡蛋等特优农产品,打响了小杂粮、富硒小米等特优农产品品牌;占地300亩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建设了109座温室大棚种植特色帝王莓,形成了集育苗、种植、储藏包装、加工配送、生态采摘、休闲观光、科普示范为一体的设施农业示范区;占地200亩的现代农业养殖园区,有24座高标准循环养殖鸡舍;占地23亩的规模现代养牛园区,投资600余万元,现存栏肉牛650余头。

2024年,食品园区笨鸡蛋加工厂对榆社笨鸡蛋进行统一检测、包装、销售,打造“榆社笨蛋”品牌。此外,东庄村还积极引进能人大户,种植千亩山东“铁杆大葱”,销往全国各地。

“这是我们新建的甲鱼养殖基地,原来只有甲鱼加工车间,养殖和加工之间有些脱节,现在我们缩短了加工流程,确保甲鱼质量。这是我们加工好的小米炖甲鱼,口感非常好,营养特别丰富,市场前景很好……”在山西五福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展厅,负责人任海云兴致勃勃地介绍,企业从初加工升级为深加工,将榆社当地五色小米、甲鱼等特产经过精加工推向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幸福

—— 乡村振兴的底色

“村民出行有免费公交,用水有专业人员检测,卫生所、文化娱乐室啥也不缺,办事儿都不用出村。”“村容村貌天翻地覆,真是做梦都想不到,口袋里有钱,生活富裕,这还有啥说的。”“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比外出打工不知强多少倍。”入村,篮球场上几个孩子在踢球,不远处的运动器材和秋千上,欢声笑语不断,近旁的树木花草繁盛丰富。小小村庄街巷干净、安逸祥和,一派恬淡的田园景色。说起村里的变化,村民都有说不完的话。

近年来,东庄村抓住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机遇,开展村容户貌整治提升行动,拆除破旧房屋,治理排水渠,硬化大街小巷,安装太阳能路灯,建设完成生活污水管网和处理站,建成农耕休闲活动场所和后山琵琶垴公园,全村主干道路沿线硬化绿化,实现垃圾日清转运,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东庄村还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创新网格化治理模式,完善村规民约、乡风文明建设,改进矛盾化解机制,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弘扬移风易俗,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举办“星级文明户”“孝善养老”评选,开展“美丽人家”评选活动,打造“美丽庭院”35个,以家庭小美聚合乡村大美。同时,建设完成三贤馆,组织群众广泛参与广场舞等文化活动,引导全村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扎实推进平安乡村建设。

2017年,东庄村被列为“全国首批绿色村庄”;2020年,被评为省级卫生村;2021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23年,荣获省级清廉村居建设示范单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生于1964年的游德华,已经过了甲子之年,当了26年村党支部书记的他,如今还兼任村委会主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说,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村子管理也是一样,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必须有超前思维。2024年,东庄村进行改革,成立了村投公司,改变过去仅靠土地流转获利的方式,改为以股份合资公司经营村集体经济,以增加村民和村集体收入。未来,如旭日东升,照耀着东庄人的心田,看得出他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希冀满满。

记者 周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