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2-17
“我们现在学习绣牡丹和凤凰的图案,牡丹绽放象征着富贵荣华,凤凰展翅则寓意着吉祥如意。”在昔阳县青年夜校剪纸课上,老师正指导学员们体验中国剪纸艺术的魅力,一幅幅寓意吉祥、色彩斑斓的刺绣作品让现场洋溢着勃勃生机。
自去年7月以来,青年夜校在昔阳县火速出圈,白天上班,夜晚学习的时尚夜生活渐成潮流,上夜校成为不少年轻人下班后的新选择,成为他们夜生活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共青团昔阳县委不断探索创新青年夜校可持续发展路径,持续助燃青年新生活,凝聚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立足“有趣”,开设青年满意的课程。线上广泛发布调查问卷,线下召开青年夜校座谈会,多渠道征集青年学员、讲师、机构对青年夜校的意见建议,根据青年需求、业余时间、兴趣爱好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内容、频次和时长,让青年便于参与、乐于参与。围绕“昔阳年 最非遗”主题,挖掘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需要,找准青年夜校与青年需求、文化传承、中心大局的结合点,针对青少年群体,特别开设了漆扇、剪纸、石头画、发簪制作等年味浓郁的非遗体验项目,在交流实践中激发了学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助推非遗的传承和弘扬。
“非遗体验课相当火爆,想抢到它可没那么容易。青年夜校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场所,也实现了青年与非遗传承的双向奔赴。”学员们感慨地说。
聚焦“有用”,打造青年喜爱的“充电站”。在上课中“找搭子”,在社交中“扩圈子”,青年夜校的魅力除了能够增长技能、汲取知识,还在于其具有轻松快乐的氛围。在这里,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青年因为兴趣爱好一致相聚在一起,在交流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坚持“有意义”,提供青年认可的服务。青年夜校为广大青年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丰富了昔阳青年社交“新场景”,帮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之余,能够有机会充实自我、提升能力,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下一步,共青团昔阳县委将继续内挖潜力、外聚合力,形成青年夜校常态化办学,聚焦青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持续为广大青年提供更有趣、更有用、更有意义的精神大餐。
记者 王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