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山西晚报数字报时间:2025-02-13
晋城
高平铁佛寺二十四诸天“组团”亮相
山西晚报讯(记者 李吉毅 通讯员 李金莎 刘庆康)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高平铁佛寺二十四诸天“组团”亮相米山镇盖州街,为当地市民和前来的游客奉上了一场极具视觉震撼的文化盛宴。
蛇年鸿运开篇,盛景宛若画卷。春节假期,位于高平市米山镇的铁佛寺人气持续爆棚,再次火爆出圈,成为无数游客打卡的热门目的地。其中,2月1日(正月初四)单日接待量再次突破3000人,春节长假总客流量超2万人次。
根据安排,高平市以传统文化、民风民情、年味年俗、美景美食、非遗等内容开展创作,开展以“赏花灯游古建品年俗”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多角度展现高平传统民俗文化和非遗魅力。
米山镇超前谋划、及早部署,借势铁佛寺爆火出圈,将传统耍乐故事与铁佛寺文化、非遗文化、历史文化等相融合,深度挖掘米山特有的铁佛寺二十四诸天明代彩塑、长平之战、上党梆子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井则沟秧歌等文化元素,突出故事性、时代感、文化味,精心打造了《诸天神君》《鼓韵盖州》《非遗新声》《盛世华章》《丹娘化蝶》五大展演板块,统筹全镇各村500余人的演出队伍倾情参与,充分展现了米山“千年古镇”的文化底蕴、民风民俗。
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伴着《黑神话:悟空》主题曲《三界四洲》激昂的旋律响起,齐天大圣孙悟空携众孩儿惊艳亮相,现场气氛瞬间沸腾。紧接着,惟妙惟肖的铁佛寺二十四诸天迈着矫健的步伐,一一登场亮相。
在铁佛寺内,“一堂彩塑,满堂喝彩”。经过传统手工塑造、活化的二十四诸天“现身”耍乐故事表演,也是别具神韵。二十四诸天身披彩塑华服,神态或威严,或祥和,手持法器,造型逼真,仿佛带现场观众穿越历史时空,近距离领略到了“明塑之冠”的奇诡、瑰丽和精妙。
在当天的巡游现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高平彩塑文化与传统耍乐故事完美融合,碰撞出了别样的火花,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乙巳蛇年元宵节更具红火年味和文化意蕴。
正在现场观赏的游客王鹏说:“今年米山镇的耍乐特别精彩,内容丰富多样,特别是铁佛诸天巡游用手工塑造的独特形式把二十四诸天生动再现,特别震撼。”
观众张海风激动地表示:“去年《黑神话:悟空》带火了咱们高平的铁佛寺,元宵节又看到了二十四诸天巡游,每个诸天的形象都做得特别生动逼真,表情夸张,极有个性,让人大开眼界。”
自去年8月下旬正式对游客开放以来,铁佛寺已推出了明信片、通关文牒、帆布包、冰箱贴、徽章、折扇、书签、小夜灯等文创产品,累计接待游客达17.8万人次。“两节”期间,为丰富文旅业态,米西村专门制作并悬挂了铁佛寺二十四诸天花灯,让国保单位铁佛寺年味更浓。
铁佛寺二十四诸天花灯、耍乐故事巡游已成为了今年高平市第三届炎帝灯会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此次巡游的铁佛寺二十四诸天的头部,均采用3D打印制作完成,复刻了铁佛寺内现存的二十四诸天明代彩塑群的外形,具有极高的还原度。
米西村党支部书记李坤介绍:“新春佳节,我们在村里挂上了二十四诸天花灯,推出了铁佛寺市集、集贴纸打卡、特色民俗表演等活动。为欢度元宵佳节,米山镇推出了铁佛寺二十四诸天耍乐故事巡游活动,让游客的体验感、互动感更强。从表演情况来看,现场很火爆。”
据悉,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铁佛寺二十四诸天先后在高平市区、炎帝陵景区进行巡游。正月十四下午,炎帝陵景区飘下雪花,雪中缓缓行走的二十四诸天,给现场观众带来别样的感觉。
阳泉
华阳一矿“机械”花灯点亮矿区幸福生活
当传统彩灯嫁接在现代机械骨骼上时,一场跨越工业文明与非遗美学的光影灯会正在上演。2月10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阳泉市矿区华阳集团原三矿体育场内,现场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由华阳集团一矿设计制作的8组大型机械灯展,为广大市民送上一场美妙绝伦的视觉盛宴。
本次灯展项目规模宏大,创意十足,共设计了8组各具特色的机械灯组、12个生动形象的生肖灯以及2个寓意吉祥的花篮灯。每一组灯展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让人目不暇接。
其中,在一矿体育馆门前和文化广场展出的“宏图启新程”和“乙巳纳福”两组灯展尤为引人注目。这两组灯展主题鲜明,寓意深远,不仅展现了“五型华阳”“幸福一矿”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更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人深受启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灯展还加入了“微缩场景”这一创新元素,将工业风貌、生活场景、历史人文等以微缩模型的形式巧妙融入灯展中。市民们在观赏灯展的同时,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时代变迁的独特魅力。
据灯展负责人介绍,这次灯展造型别致、栩栩如生,而预示着吉祥如意、蒸蒸日上的18个旺火,在矿山路主要路口设置,成为职工家属元宵节烤花馍的特定场所。
此外,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阳泉城区举行2025年元宵节街头民俗展演活动,以一场酣畅淋漓的群众文化活动为人民幸福生活写下生动注脚,以一道精彩纷呈的节日文化盛宴把群众的节日欢腾推向又一个高潮。
这次活动以“一站一街民俗韵,元宵佳节共传承”为主题,由阳泉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城区区委宣传部、城区文旅局承办。活动特别邀请劳动模范、优秀人才、最美退役军人、道德模范、最美志愿者代表等到现场观看表演,与广大人民群众共庆佳节。
当日14时30分,民俗展演在《威风锣鼓》激越的鼓点、铿锵的节奏中拉开序幕,鼓声如雷,扣人心扉。英姿飒爽的交警表演骑行之后,区直机关工委干部职工的彩旗表演《旗舞飞扬》、区委社会工作部和区委两新工委选送的舞蹈《让幸福飞起来》、城区文化馆文艺小分队表演的百人秧歌舞《欢天喜地闹元宵》和秧歌《赶大车》、教职员工及家长带来的“金蛇贺岁花灯送福”民俗文化游行、卫生系统职工表演的舞蹈《同一个梦》、环卫工人演出的舞蹈《唱起来舞起来》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集中展示了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寄托着千千万万追梦人的新春祝福。特别是中国联通阳泉市分公司选送的非遗展示“舞狮高跷”表演,在整个表演队伍中火爆“出圈”,活灵活现的醒狮翻腾跳跃,技艺高超的高跷舞者如履平地,喷火表演震撼人心,武术展示引人称快,在激越昂扬之中点燃了现场气氛。
山西晚报记者 温丽芳 通讯员 祁晓文
朔州
市民在烟火气里解锁最“出圈”的元宵玩法
观民俗、赏花灯、猜灯谜、嬉冰雪、品美食……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右玉县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让市民及游客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感受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在烟火气里解锁最“出圈”的元宵玩法。
元宵到,花灯俏。为让全县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喜庆文明的节日,从正月十三开始,右玉县11支元宵节街头文艺表演队伍行进表演在县城各大主干街道,现场彩车阵列、彩灯闪烁、彩扇翻飞、彩衣飘动,一场场独具特色的文艺演出轮番上阵,献上了一道妙趣横生、精彩纷呈的“元宵大餐”。当锣鼓敲响的那一刻,热闹的时候就到了,大家不约而同来到大街上,早早等候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社火表演。随着彩车缓缓驶入,表演者身着各式各样的节日盛装、踏着欢快的音乐节拍、扭动着轻盈的身姿、跳着时尚的舞步,精彩亮相。他们个个精神抖擞、热情高涨,用青春洋溢、韵味十足的演出描绘出一幅幅幸福和美的塞上绿洲新画卷。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右玉县元宵节文艺活动展演在县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广场隆重举行。省级非遗踢鼓秧歌尽显深厚文化底蕴、民族舞蹈特色鲜明风情万千、传统秧歌大气豪迈热情洒脱、网络热舞火力全开嗨翻全场……现场观众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有的拿出手机拍照记录精彩瞬间,有的沉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更有不少人打开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现场同步直播,让这份精彩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据了解,今年的元宵节文艺表演队伍由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事务服务中心、教场坪集团、玉龙集团以及有条件的农村组建,各文艺队从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在县城、各乡镇、杀虎口风景名胜区、城镇居民事务服务中心驻地和农村开展文艺巡演。
山西晚报记者 刘俊卿 通讯员 刘晓峰 贾超
临汾
陶寺遗址前,节目“襄”当精彩
2月12日上午,襄汾县2025年元宵节社火展演在襄汾陶寺遗址博物馆南广场举行。现场,由该县教育系统师生表演的《丁陶鼍鼓》,县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选送的威风锣鼓,古城镇、新城镇、邓庄镇、陶寺乡等十余个乡镇代表队表演的《悟空来临·“襄”当中国》《药材大丰收》《龙舞映盛世》《锣响秧歌福满元宵》《非遗闹元宵》等社火节目,全面融合了花鼓、二鬼摔跤、变脸、秧歌、抬阁、戏曲、武术、舞狮、舞蹈等多种文化形式,给万千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山西晚报记者 刘江 通讯员 马二保摄影报道
长治
平顺非遗独辕四景车惊艳亮相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长治市区街头迎来一场盛大的“金蛇狂舞闹元宵”民间非遗文艺展演活动,市民们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共赏传统民俗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活动中,平顺北社的非遗独辕四景车也惊艳亮相。只见巍然耸立的“神车”在两头承架辕头的大犍牛的牵引之下,在分列两旁百名参与者的拖拽之下,开始奋力狂奔,犹如千军万马奔腾,又如钱塘浪潮涌动,现场立刻沸腾起来。
平顺四景车历史悠久,制作工艺复杂,融合了木工、雕刻、绘画、铁艺等多种技艺。每辆四景车都装饰得美轮美奂,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为主题,通过精美的人物造型和巧妙的场景布置,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四景车车身庞大,结构精巧,高近13米,由坚实的木料打造而成,稳稳地架在特制的车轮上,古朴又庄重。车身四周以繁复的木雕装饰,每一处雕刻都细腻入微,花鸟鱼虫、亭台楼阁栩栩如生,似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车上的景致以“四景”为主题,分别展现了四季的独特风光与传统故事。春季景展现了万物复苏、百花盛开的盛景,用丝绸和彩纸精心制作的花朵娇艳欲滴,嫩绿的柳枝随风轻摆,身着古装的孩童在花丛中嬉戏,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一片生机勃勃;夏季景围绕着“哪吒闹海”的故事展开,蓝色绸缎模拟波涛汹涌的海面,“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混天绫,威风凛凛,与“敖丙”激烈对抗,人物的神态、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仿佛将神话中的激烈场景真实还原。秋季景则是一幅“嫦娥奔月”的画面,一轮用银纸制作的圆月高悬,“嫦娥”身姿婀娜,衣带飘飘,似要飞向月宫,周围的玉兔、桂树等元素,营造出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冬季景以“瑞雪丰年”为主题,洁白的“雪花”覆盖着茅屋,屋内的“村民”围坐火炉,其乐融融,门外的牲畜膘肥体壮,寓意着来年的丰收。
这些景致并非静态展示,而是通过巧妙的机械装置,实现人物动作、场景切换的动态效果。当四景车缓缓前行,“嫦娥”的裙摆微微飘动,“哪吒”的混天绫随风飞舞,四季的更迭与故事的演绎在人们眼前生动呈现,引得围观市民啧啧称奇,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现场舞狮表演同样精彩,狮子灵动威猛,跳跃、翻滚、采青一气呵成,象征驱邪避灾。扭秧歌、扛桩、晃杠、戏舞、踩高跷、跑旱船等传统民俗节目也轮番上演,威风锣鼓和瞪眼家伙以响亮的锣鼓声,展现出长治人民的团结与精神风貌,将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本次“金蛇狂舞闹元宵”活动,不仅是欢乐的节日庆典,更是对长治丰富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让人们在欣赏节目时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晋中
“社火之乡”精彩不断好红火
豪情擂鼓,社火奏响春天的序曲;春风扬帆,晋中点燃奋进的星火。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怡然见晋中欢乐过大年”2025年中国社火之乡晋中社火汇演精彩上演,为广大群众和游客呈现了一场汇聚地域文化特色、展现民俗风情的文化盛宴。
社火,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记忆,是最传统的年俗活动之一,承载着人们对新春佳节的美好记忆,寄托着对未来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期望。
此次社火汇演旨在持续擦亮“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充分展示晋中独特的文旅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晋中“中国社火之乡”品牌,抢抓春节申遗成功机遇,传承弘扬春节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欢乐、提信心、促消费,以优质文旅供给激发消费潜能。
当天的社火汇演在晋中榆次区文华街(榆次法院至魏榆路口)举行,路线总长1.8公里,沿途设有3个集中展演点,全市11个县(区、市)共组织了16支社火队伍进行集中汇演,参演人员3000余人。
汇演现场,16支队伍踏着喜庆的鼓点,昂首阔步,依次登场。榆次区《榆次漫游》《数字产业》《乡村振兴》社火展演,太谷《归乡学子筑家园》现代舞、形意拳表演和《怡然太谷游田园》五财神、铁棍,祁县背抬棍,平遥歌舞情景剧《你好平遥》,介休《在希望的田野上》高跷、秧歌舞,灵石秧歌、舞龙、舞狮、锣鼓等轮番上阵,生动展现了晋中民间艺术特色。
昔阳拉话,和顺跑莲灯,左权小花戏,寿阳傩舞、竹马戏,榆社霸王鞭等众多极具地域文化的传统项目,让群众目不暇接,拍手叫好,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下这些精彩瞬间。
这场汇演,让“红火”二字不只是中国社火之乡节庆的注脚,更成为整座城市奋勇争先的底色,展示了当地群众昂扬向上的拼搏姿态。
山西晚报记者 张杨 实习生 王含玥
大同
社区精心策划接连推出好戏
连日来,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大同市平城区各街道社区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元宵节主题活动,通过花灯制作、民俗巡游、暖心慰问等特色活动,让传统佳节焕发时代活力,展现基层文化惠民新气象。
从2月10日(正月十三)到2月12日(正月十五),大同古城的清远街至和阳街成为社火表演的主场地。连续3天,来自大同市平城区各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和民间文艺团体的20多支演出团队齐聚于此,各展绝艺、炫技争艳。
踏歌而舞的秧歌队,通过扭、摆、走、跳、转等动作,尽情展现大同秧歌的独特魅力。彩扇、花伞、花篮随着节拍左右摇摆、上下翻飞,灵动而富有节奏感。而今年,水泊寺街道以“挠搁”为主题,80余架挠搁同时进行巡游表演,每一架挠搁都色彩鲜艳,装饰精美,顶端的小演员们身着传统服饰,扮相精致,宛如从年画中走出的娃娃。他们在高杆上随着音乐节奏灵活舞动,或俏皮眨眼,或挥舞小手,一招一式都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80多架挠搁闹元宵,成了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社火表演现场,65岁的沙岭村村民说:“小时候闹元宵时,我是父亲肩头的挠搁娃娃;如今,我肩头的挠搁娃娃是我7岁的孙子。这不仅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希望。”大同市平城区沙岭村是传统出挠搁的村庄,村民们通过参加闹元宵社火展演,不仅“挠”出了快乐,也“挠”出了希望,让挠搁这项传统民间技艺得以代代相传。
鹿苑街道同丰社区举办“做花灯猜灯谜欢乐闹元宵”主题活动。社区工作者通过趣味讲解向居民普及元宵节历史渊源与习俗,随后居民们在指导下裁剪宣纸、扎制骨架,一盏盏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古风花灯在大家的手中渐渐成形,传递出元宵佳节的温暖与幸福。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猜灯谜环节,一条条精心设计的谜语挂在灯笼下,吸引居民思考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提示和讨论,现场气氛既紧张又欢乐。猜中谜底的居民还能获得精美的小礼品,大家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卧虎湾街道西苑社区以“元宵佳节,喜乐团圆”为主题,为社区居民编织了一幅幅洋溢着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节日画卷。活动当天,西苑社区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居民们围坐制作象征团圆的传统元宵,从和面、调馅到搓揉成型,在劳动中感受民俗魅力。随后,一场精彩纷呈的猜灯谜活动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居民们或蹙眉沉思,或豁然开朗,欢声笑语中传递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此次元宵节系列活动以传统文化为纽带,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依托街道社区民俗活动,既展现了挠搁、剪纸、秧歌、灯谜等非遗项目的当代活力,也彰显了基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未来,大同市平城区将持续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打造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百姓生活,助力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
山西晚报记者 郭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