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2-12
云竹湖,这颗镶嵌在太行群山之中的宝石,以其宁静的湖光山色、丰富的户外活动和绿色低碳的赛事,成为都市人逃离喧嚣、亲近自然的休闲之选。而临水而居的榆社县河峪乡偏良村,更是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村容村貌、可口的饭菜、舒适的民宿条件,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目的地。
近年来,偏良村立足区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于细微处下真功夫,以项目建设为支撑点,改造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美化、公共服务优化,多次获评“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荣获省级“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荣誉称号;2022年,获评省级“平安法治建设先进村”。
环境优美,让偏良更宜居
偏良不偏迎客来,水畔荷香凉意生。每一个去过偏良的人,都会在静谧的湖畔徜徉,在徐徐清风中消暑解热,在湖光山色中流连忘返。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偏良村从人居环境破局,开展“一拆三清一改”专项行动,针对农村房屋外立面老损、沿街景观脏乱等问题,投入100余万元,实施墙体立面修复,街巷硬化、绿化工程,乡村容貌整洁美观、焕然一新。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为切入点,持续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建设污水处理站、铺设污水管网,有效消除污水横流现象。
偏良村“两委”抓住机遇,多方争取扶持资金460余万元,砌筑护村坝600余米,硬化道路200余米,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为村强、民富、产业兴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积分化管理和常态化保洁,确保道路干净、户户整洁。2024年,争取资金240万元,实施综合治理提升项目,完成高压线电力电缆建设、路面拆除恢复和排水渠疏通等工程,提升村级发展硬实力。
清晨,走进偏良,湖面雾霭飘摇,街巷明亮干净,给人一种身处其中、怡然自得的感觉。
旅游优势,让偏良更热闹
作为省级“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偏良村亲山近水,是城里人乐山近水的好去处。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偏良村争取省、市、县乡村振兴衔接资金800余万元,实施帐篷营地、管线入地和精品民宿建设工程,丰富乡村旅游新业态。
立足村情实际,偏良村发展民宿经济,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利用闲置集体资产和村民闲置房屋,打造9座高标准古建民宿小院,让闲置老宅重新焕发生机。新建生态采摘园,利用闲置草地建设偏良码头,发挥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遗址和三块石公园的资源串联效应,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形成了集生态采摘、休闲观光、红色教育和乡村体验协同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链,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实现集体经济创收、企业发展壮大、群众增收致富“三赢”。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余万元,村民通过发展农家乐、就地就近务工、特色种养殖等形式,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0余元。
为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提升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偏良村投资100余万元,建成停车场、接待中心。同时,投入145万元,修复中共榆社县临时委员会旧址,打造红色阵地,以实物、实事、实例为载体,丰富红色教育内容,吸引近2万余名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成为了解老区、宣传榆社的前沿窗口。
此外,偏良村还以“一堡垒五中心”示范村创建为契机,优化村级活动阵地,规范场地设施,培养村级后备力量,以服务民生为根本、以村民满意为标准,进一步提升村级阵地效能。
开局多壮丽,奋斗正当时。接下来,偏良村将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纵深推进“百乡千村”治理行动,全方位、高标准落细落实各项工作,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坚实有力走好每一步,奋力书写和美乡村建设的优异答卷。
本报记者 周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