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5-02-10
春节期间,榆社县浊漳河边,一排排设施蔬菜大棚内,红艳艳的西红柿长势喜人,碧绿的嫩黄瓜生机勃勃……这些“秀”色可餐的蔬菜从榆社的田头走向晋中市城区、省城太原以及周边城市居民的餐桌上,丰富了城市人的“菜篮子”,也鼓起了榆社菜农增收的“钱袋子”。然而,立春之后,倒春寒裹挟着大风来袭,给丰收在望的大棚蔬菜带来考验。为减少大风降温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2月7日,榆社县积极组织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大棚基地,指导农户做好田间管理及安全防范措施,帮助农户科学应对大风降温天气,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近年来,榆社县以菜生“财”、以菜聚“财”,将设施蔬菜种植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按照“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区域布局”的原则,集中连片,大力发展,打造出浊漳河、泉水河、云簇河沿岸三条蔬菜产业带。种植面积遍布该县9个乡镇70多个村庄,全县设施规模蔬菜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年产值上亿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针对低温和大风天气带来的影响,肩扛助农护“菜”的责任,榆社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蔬菜大棚生产一线,仔细查看设施蔬菜大棚内作物的生长情况,同时向种植户详细讲解防范低温冻害、防风加固、种植管理、大棚设施栽培管理等技术,提醒菜农做好保温、防风工作,最大限度减轻寒潮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榆社县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农技人员陈建斌为菜农支招,提出三个管理要点:一是大风降温天气来袭,菜农一定要检查自己的大棚设施,采取加固措施,确保不能损害棚体,蔬菜不要受了冻害;二是近段时间,由于气温和地温都较低,大棚里千万不要浇大水;三是抽时间打掉蔬菜枝杆上的老叶和残叶,提高通风性和透光性。
据悉,近段时间,榆社县会持续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查了解情况,开展技术服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序。菜农们纷纷表示,有农技人员为大棚保驾护航,他们就有足够的信心应对不测天气,致富增收的干劲足足的。
记者 路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