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5-02-08
工作人员正在左权县寒王乡里长村数字调度中心指挥。通讯员 陆松江 摄
1月24日,临近中午,左权县寒王乡里长村的老人们陆陆续续来到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吃饭。75岁的李改籽向记者展示着自己佩戴的健康手环,“这个手环24小时实时监测我们的体温、心率、血压等信息,我们跌倒了,或者身体不舒服了,村里和孩子们都能及时知道,可方便哩。”
数字赋能,乡村更美好。近年来,里长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遵循“强党建、兴产业、惠民生”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推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覆盖乡村,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书写乡村数字化发展新篇章。
作为2022年山西省首批、晋中市唯一的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里长村一期投资600余万元,建成了200余平方米的数字调度中心。该中心集乡村治理、产业、民生、人居环境和安全数字化于一体,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里长村依托日间照料中心,积极探索“数字+养老+医疗”的智能化养老模式,打造智慧养老样板,解决了老人及其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该村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向山地要产业”“向荒沟要产业”“向荒坡要产业”,用数字化助力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产业因村而兴,百姓因业而富。里长村将数字建设与乡村产业结合起来,将数字技术融入种植业、养殖业,建立产业服务平台,搭建生态种养和电子溯源系统,以数字化赋能智慧农业发展。
里长村是典型的“山”村,想要发展就得学会“向山要产业”。立足林大坡广、林下牧草丰沛的优势特点,该村紧跟左权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左权黑山羊的战略步伐,在帮扶单位中国外文局的大力支持下,集中平整15亩土地发展黑山羊产业。
在里长村村南,占地2100平方米的6座高标准羊舍在崇山峻岭之间整齐排列,显得尤为壮观。“过去因技术不到位,管理粗放,村里黑山羊养殖业发展磕磕绊绊,出栏数、现存量、养殖区环境监测等指标统计费时费力,难以实现动态管理。”村党支部书记宋向林介绍道。
数字平台搭建后,里长村对现有养殖场进行改造升级,添加了智能化监控系统,实现对封闭养殖区域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指标的实时监测预警,还能进行溯源管理,有效提升了养殖效率和养殖安全。在此基础上,里长村推行“羊粪归田”走上绿色养殖之路。
“我养了600只羊,过去每天都得查看羊的状况,现在遇到雨雪天不方便出门时,通过查看监测数据就能了解羊舍情况,真是太方便了。”黑山羊养殖大户刘生江介绍说。
此外,数字化污水处理设备、人车识别监控、森林烟火防控电子眼等“物联网+”设备,也在里长村广泛应用。这些设备与信息采集配合数字化调动中心——“数字乡村一张图”平台相连,平台对掌握的数据进行动态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使里长村的乡村治理更加规范,村民生活更加宜居。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里长村正坚定不移地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进程,“一屏洞察民情,一网管理全村”的美好愿景正逐步照进现实。未来,该村将深化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的融合策略,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让数字乡村项目赋能基层党建、便民服务、产业管理、产品销售、乡村治理等,绘就“数字乡村”美丽新图景。
记者 张子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