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2-25
明朝万历年间,寿阳县有一位为民造福的好知县叫蓝尚质,因官职卑微,他的事迹并没有多少人知道。直到二百多年后,“三代帝王师”祁寯藻为了褒扬他为故乡民众所做好事,创作了一首《蓝公教织歌》,并亲自书写刻碑,他的事迹才被传扬开来。
寿阳县自古气候寒冷,春天来得晚、秋霜降得早,这里的农民以种植五谷杂粮为生。家家户户在粮食收获之后,除了留下养家糊口的部分,把结余下来的少数粮食拿到市场上出售,换取外地运来的粗布缝制衣被。粮价低廉而布价昂贵,他们也不了解纺织技术,祖祖辈辈延续这样的生活方式。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陕西肤施(今陕西延安)人蓝尚质来到寿阳县任知县,得知这里的人不会纺花织布,他思忖道:“元末明初,种棉技术就传入山西,棉花作为主要纺织原料被大量种植,棉纺织业早已成为晋南人穿衣和生活用度的主要来源,寿阳与晋南各县相距并不远,为何纺织技术传不到这里呢?”于是,蓝尚质决定从当下做起,让寿阳百姓在五谷丰登的基础上,做到衣被自给自足。
蓝尚质制定了“毁金为民谋家室”计划,由自己家族出资,在陕西肤施一带招募具有纺织技术的农民一百多户,请他们离别家乡到寿阳教授纺织技术。这些人到达寿阳县后,蓝尚质把他们派到全县各村居住,男人教授制作纺车、织机技术,妇女教授纺花织布技术。这些远道而来的陕西老乡很快与寿阳百姓打成一片,教授的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学习的人学而不厌、虚心求教。妇女们一边说着闲话,一边手脚并用纺花织布,一时间,纺车声、织机声遍布全县。
为了尽快推广纺织技术,蓝尚质在县城建起了几十个纺车织机加工厂,陕西来的木匠带领本地木工不分昼夜地生产纺车织机。县衙因地制宜,制定了“以花换布、以布售钱”的激励方法:每织一匹土布,可换两斤棉花;五天内织出一匹布的妇人,可以获得赏钱200文;买不起棉花的农户,由官府掏钱购买棉花,交给他们纺织。一时间,寿阳的家庭纺织从无到有、遍布城乡,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新产业。许多农户在衣被自足的情况下,到县城摆摊售卖,更有头脑灵活的农户一改过去极少外出贸易的习惯,背着粗布翻过要罗山,进入太原海子边市场。还有不少人家通过“走西口”的商贩,将那些被称为“大布”的粗布带到张家口一带销售,成为晋商探寻西口商道的主打产品。
逐步兴起的纺织业,使得长期从事单一粮食生产的寿阳百姓生活好转,“冷寿阳”刮起了一股暖洋洋的纺织之风,许多农家媳妇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回家纺织,一幅绚丽画卷出现在这片沟壑纵横、水秀山清的土地上。
二百多年后,三代帝师、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祁寯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清朝顺治年间张所赋撰写的《蓝公教织记》,作为土生土长的寿阳人,祁寯藻被蓝尚质舍家财为百姓的善举打动,他为寿阳有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为民众谋福祉的好知县而深感骄傲,于是挥笔写下了《蓝公教织歌》,并将这两篇诗文书写出来刻在石碑上,让寿阳百姓世世代代铭记蓝公的恩德。
祁寯藻的《蓝公教织歌》就像一面镜子,映衬着蓝知县在寿阳任上的丰功伟绩。现将《蓝公教织歌》全文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冷寿阳,春晚无花秋早霜。山农卒岁苦寒逼,但知力耕不知织。自从蓝公宰吾县,男制纺车女纺线。大布着衣,身装棉,春风一吹三百年。蓝公下车初,念民劳且愚。魏风曰缝裳,唐风曰曳娄。蚕桑虽不事,木棉亦所须。掺掺彼女手,胡为不织与?民曰无织具,公为置工作。民曰无织师,公为置女傅。置傅数百家,置工数十处。十日一张机,五日一匹布。以棉作布,布易棉。工精布细劳以钱。贫家棉少钱不足,官囷更指麦与粟。蓝公来自肤施,明之际,万历时,秦中钜族拥高赀。棉万斤,布万匹,金多不知几千镒。前车载满后车溢,毁家为民谋家室。一年织事成,两年狱讼清,三年机杼不空鸣,篝镫万户闻书声。廉洁度,来何莫?昔民无襦,今五绔。朱仲卿,葬桐乡,子孙不如民奉甞。前人遗爱后人表,蓝公去后知者少?若非吾乡张君手,自记一纸收藏始,顺治我公苦心何所寄,邑乘寥寥数行字。马首老农老更慵,作歌犹能歌我公。公传宜补循吏中,公祠宜傍泮水宫。大书深刻碑穹隆,要使城乡市镇九十有二所,人人歌舞公之功。君不见,韩公亭,月团团,苦说边城特地寒?蓝公衣被在四境,行人莫愁寿阳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