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1-08
于社会的跳动与时代的波澜壮阔间,有这样一群行者,他们肩扛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心怀的是不灭的使命。他们以笔为剑,披荆斩棘;以镜头为眼,洞察秋毫,游走于喧嚣尘世与静谧时光的边缘,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真实与温情。
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这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对那些勇往直前、执着探索、誓守真相的新闻人深深的敬意与礼赞。此刻,我们邀您一同踏上这段旅程,感受新闻人的工作生活,感受新闻人在风雨兼程中的坚韧与奉献。
记者使命:
笔墨春秋 时代风华
从贯彻落实市委“156”战略举措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推广“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到宣传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市,从报道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典型到讲述15件民生实事的落地……每一个新闻的第一现场,始终有本报记者奔忙的身影。一年来,我们用心感受、用脚丈量、用笔书写,努力讲好晋中奋进故事。
8月13日,我市召开“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发布会,推出“文旅+”“+文旅”九大业态群落。本报记者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进行实地采访,走进寿阳、昔阳、太谷等地,进行深度文旅形象体验。同时,本报开设“怡然见晋中”专栏,持续推广“怡然见晋中”城市文旅形象,并在国庆黄金周期间,结合“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从“赏、购、创”等方面入手,用16个版面,全方位报道九大业态群落,展现晋中农文旅融合的新气象。
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集中展现乡村风貌,本报还推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纵深推进‘百乡千村’治理”专栏,从每个县到每个乡镇,再到一个个鲜活的乡村,全过程展开报道,采写我市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中的先进典型,并推出重点策划报道,用20个版面,集中展现我市乡村治理成果。
创新性进行大篇幅报道,立体式展现晋中发展脉搏,是本报在深度报道方面的成功探索。在这些重点报道中,本报“编辑+记者”全员作战,分管领导全程参与,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采访中心全员围绕主题,精心策划采访内容,细致对接采访对象,深入11个县(区、市),创作出了一篇篇带露珠、沾泥土的报道。在成稿过程中,记者一次次深入采访,编辑、分管领导一次次修改稿件,再补采、再写作、再修改,对新闻稿进行全方位的雕琢,最终呈现出文字流畅、内容鲜活的新闻佳作。大家在琢磨遣词造句中提升能力,在相互纠错中共同进步,共同记录时代故事,传递向上正能量。(李娟)
幕后担当:
挑灯夜战 筑梦新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与各种各样的新闻打交道,而这些新闻背后,总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他们以其敏锐的洞察力、精准的判断力和严谨的职业素养,为每一位读者精心筛选、提炼、编排海量的信息。
对于主流媒体的编辑来说,他们有着特殊的使命任务,也有寻常人难以想象的高标准、严要求。以今年2月份召开的市两会为例。在市两会召开前,本报编辑室的全体人员早早就翻阅电子版面,重温往年市两会报道重点,研究今年市两会的报道主题。市两会召开期间,编辑与记者通力合作,针对记者采写的内容,编辑精细化编审稿件、精致化设计排版,一方面保持了时政版面庄严大方的风格,同时赋予专题版面活泼与灵动。白天,记者采访写作,交稿时间往往到深夜;晚上,晚报版编辑室灯火通明,拿到稿件的编辑们开始“绣花”——编辑、排版、精加工、校对、修改、再校对、再修改,直到签完大样,才能松一口气。
每年的市两会必须非常严谨认真,既要吃透弄懂会议传达的精神,也要反复核实稿件中涉及的具体内容,更要通过灵活的版面形式直观地将相关政策、精神传达给广大读者。对于编辑来说,每一次重大主题报道都是一场硬仗,需要时刻绷紧神经,坚守“把关人”的职责,全力以赴做好宣传报道,传达好会议精神。
质量是媒体的生命线,校对工作是报纸出版流程中很重要的一环。对于校对岗位的工作者来说,他们中有不少人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校对岗位,纠错堵漏,努力提高报纸质量。还有报纸印刷一线的工作人员,制版、调色、装订等,“黑白颠倒”是他们的常态,没有节假日也是他们的常态。
无数新闻人都在为一张报纸奉献着自己的力量,而每一次挑灯夜战,都是对这份工作的致敬。
(张凯鹏)
奋斗路上:
破茧成蝶 迎接新闻行业的变革新生
近年来,新闻行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其中数字化转型和新媒体的崛起成为主流趋势。这些变革不仅改变了新闻的传播方式,也深刻影响了记者的职业路径和工作方式。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为记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使得他们的作品能够触达更广泛的受众。与之相应的,新媒体也对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更为复杂和多样的要求,这意味着他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 面对报道方式的转变,很多记者都是在工作中学习,“用到啥学啥”,遇到技术难题就向同行请教、向专家学习。尤其是近年来,短视频的兴起给记者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新闻的采访、拍摄和编辑工作,确保报道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因此他们不仅要提前了解采访内容、进行策划,并撰写视频脚本,还需要考虑画面的呈现和素材之间的顺畅衔接。一条短短几分钟的新闻视频,往往需要拍摄40到80段的素材。在进行时效性更强的活动报道时,他们要在活动开始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活动开始后,他们只需将现场视频导入到提前制作好的视频模板中,5分钟内便能快速发布。 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效率,也让记者们有了更多的机会与受众互动。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评论区等渠道,及时了解受众的反馈和需求,从而调整自己的报道方向和策略。这种双向互动的模式,使得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受众,也更有针对性。 从策划、采访、撰稿、主持、剪辑,到熟练掌握摄像机、微单相机、无人机等设备的运用,新媒体的多样性让他们的技能不断增加。这使得他们的职业路径更加多元化,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张颖)
社会反响:
百姓所盼 报道所向
“善于引导重服务 甘于奉献勇创新”。近年来,晋中日报社的新闻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文字记录时代,用镜头留下印记,在解决群众所需的道路上,不断创新进取,让党媒成为服务群众的“纽带”。
“感谢晋中日报社动用全媒体力量为我们进行宣传引导,感谢报社记者走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在你们的呼吁下,各界人士纷纷向我们认购爱心红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10月21日,榆社县郝北村的红薯种植户韩宇飞拨通本报热线,感谢报社帮助薯农解决“卖薯难”问题。
10月10日,韩宇飞给本报打来求助电话,称种植的改良红薯大获丰收,却苦于找不到足够的销路,遭遇销售难题。了解到群众困境后,报社派出《晋中日报·晚报版》、晋中新闻网的记者,走下基层走到田间走到群众身边去,深入了解群众的困境与忧烦。
《郝北村红薯丰收却面临销售挑战》《郝北村红薯喜获丰收 种植户急寻“甜蜜”出路》……一篇篇报道、一条条视频,如同一股股暖流,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媒体的呼吁下,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手,认购爱心红薯,最终帮助郝北村种植户解决了销售难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晋中日报社的记者们深知,每一次深入基层的采访,都是对群众情感的真诚回应;每一篇报道的发出,都是对社会责任的忠实履行。
近年来,本报还先后刊发《母亲为失聪女儿撑起一片天》《九岁男童身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母亲:“我想要他活着,想看着他长大”》等多篇感人至深的报道,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晋中日报社的全体新闻人正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媒体人的责任与担当。他们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是群众的贴心人,用镜头和文字搭建起一座座桥梁,让信息畅通无阻,让爱心传递四方,让晋中这片土地充满温暖与希望。(武玲芳)
传承创新:
薪火相传 笃行致远
时代变迁载史册,岁月流转谱新歌。当时间来到2024年,《晋中日报》迎来复刊40周年。40年来,一张报,一群人,一座城,始终同频共振、共生共荣。一代又一代报人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守正创新、笔耕不辍,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理想信念躬耕于行,精彩记录晋中改革发展成就,尽揽晋中勇立潮头壮阔风采。
“从最初四开四版周三刊的小报,到十六开活页本周二刊,再到对开八版日报,如今发展成为 ‘一报、一网、一端、多微’的全媒体传播平台,《晋中日报》实现了从纸媒到融媒的时代演进。”参观报史馆,编辑、记者边了解边感慨地说,40年间,大家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职责使命,坚守新闻理想,以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真实记录时代发展步伐。
一串串数字记录着几代报人的努力与付出——自1996年以来,7件摄影作品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金、银、铜奖以及摄影年赛金奖、银奖;近3年,稿件《腾退出的办公用房都干了啥?》,版面《聚焦中国旅游日——弘扬晋商文化 畅游魅力晋中》《雪后晋中》先后被省记协推荐参选中国新闻奖。据不完全统计,1984年以来,《晋中日报》共有236件作品获山西新闻奖;1988年以来,共有312件作品获全国农民报、全国地市报新闻奖等奖项。
“把原先的标题《姑侄情深》,改成《一声姑姑 一生守候》,这样标题会更加传神。”“这句话可以删掉,让稿件看上去更简洁。”在报社各采编办公室,经常能看到年长的编辑、记者发扬“师带徒”“传帮带”“老带新”的好传统、好作风,精心教诲和耐心引领年轻编辑、记者,助力他们在职业道路上茁壮成长,使得整个团队更加团结有力,更加从容应对新时代的挑战。(闫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