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第五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村落”田野调查大赛各奖项花落有主

《太行辽州古阁调查报告》摘得奖项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0-14

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日前,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第五届“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村落”田野调查大赛各大奖项新鲜出炉,由我市文化学者刘红庆、李晋萍撰写的《太行辽州古阁调查报告》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调查报告与专题论文组”三等奖。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差异巨大。截至2023年,住建部等部门已经公布6批中国传统村落共计8155个。这其中,太行山的传统村落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是传统村落最为集聚的山区。太行山目前行政村就有3万余个,先后有679个村落被收入到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面对数量多、分布广、类型杂的中国传统村落,如何实现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科学认识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发展方案,就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现实问题。以田野调查为基本方法,对传统村落进行调查、研究,是一条必由之路。基于田野调查之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今年7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山西大学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第五届“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村落”田野调查大赛,诚邀广大学子和各界同仁一同走进中国传统村落,记录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活动主题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村落”。调研对象可以是进入住建部等部门联合公布的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村落,也可以是尚未进入名录但具有保护价值的村落;鼓励选择太行山地区传统村落作为调研对象。

大赛通知发出后,受到全国各高校在校生和众多社会人士的积极响应。截至9月15日,共收到68篇调查报告、74篇专题论文、25个视频短片、10个口述访谈。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调查报告与专题论文组,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5名;视频短片与口述访谈组,一等奖空缺,评选出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优秀奖2名。

刘红庆和李晋萍撰写的《太行辽州古阁调查报告》荣登“调查报告与专题论文组”获奖榜单。著名传记作家、文化学者、原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红庆生前考察走访了大量现存的辽州古阁后,曾写过一篇题为《给村落做个像样的封面:辽州古阁文化考量》的文章。他去世后,其夫人李晋萍接过其未尽文化事业的“接力棒”,凭着对这些优秀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比热爱,多次往来于太行深处古辽州的左权、和顺、榆社的小村落探访古阁,最终完成了《太行辽州古阁调查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古阁悠悠立太行》一书,由北岳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主管的《中华民居》杂志为此作了一期专刊介绍。

李晋萍认为,古代辽州所在的左权、和顺、榆社的乡村幸存的古阁,建在村口,下层有拱券供人畜通行,上层有供奉或瞭望等用的传统屋子,外形类似都市的城门楼子,既美观又实用,具有地标显示、住地与耕地划分、集体祭祀等多重功用,昭示一个村庄的存在感、文化感。千百年来,在感情上、心理上,辽州古阁与乡村的古树、古井、古寺庙、古戏台、古道、古宅、古墙等遗存一样,陪伴着辽州人的朝朝暮暮、进进出出,是人们生活空间和精神天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辽州古阁以其独特的文化承载,区别于中国各地的古阁特色,成了辽州古村落显著的地域标志,以及辽州游子最容易牵出乡思的家乡标识。这也是《太行辽州古阁调查报告》中传达的主要观点。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部教授、原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张孝德为《古阁悠悠立太行》写了序言,他说:“辽州的古阁,作为山西晋中一带独特的古老建筑,有其独特的价值,值得我们珍惜和保护。建议开辟出一条集古阁、古道、古栈道于一体的游学、住宿、高端行走的旅游线路,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记者 路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