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太谷

俯瞰形意修炼处 桃李芬芳香满园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10-09

这是一场为了传承的纪念。10月3日,在中国武术之乡太谷区的贯家堡村,在形意拳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秀峰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来自省内外的形意拳传人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追忆其在形意拳历史文化与武术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在现场,形意拳传人们切磋武艺,共谋太谷形意拳时代发展愿景。

太谷,是中国四大名拳之一形意拳的发祥地。清代中叶以来,伴随着晋商的发展,形意拳在太谷应运而生。它不仅是集健身、演艺、技击于一体的体育项目,还具有深邃的传统文化内涵。2011年,形意拳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晋商文化底蕴厚重的太谷沃土,形意拳文化蓬勃发展,崇文尚武的风气在当地蔚然成风,吴秀峰便是太谷形意拳文化的优秀传承人之一。他出生在战火频发的20世纪三十年代。孩童时入幼稚园、私塾读书;继而就读于贝露小学、县立中学;1949年考入省立太谷师范学校。1952年,弱冠之年便投身教育事业,曾任小学、初中、高中教师;30余年的从教生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和栋梁之才。1984年,他被调往原太谷县县志办,10余年伏案耕耘、秉笔直书,曾担任《太谷教育志》主编、《太谷县志》副主编等职,深厚的文字功底为他后来编写形意拳史志类书籍奠定了文化基础。

追忆吴秀峰先生时,他的200多名形意拳传人集体评价恩师是一位“文成武就的形意老人”。他自幼酷爱武术,1939年即随其父吴殿科先生习练形意拳。承蒙其伯父吴耀科、师爷刘俭等名家的指教,拳艺大进。他历来倡导“武以文传”,在加强自身修炼的同时,非常注重形意拳发展史、拳理拳法的学习与研究。数十年间,他收集大量有关形(心)意拳的古谱资料,先后撰写了近百万字的专稿专论,一些论文发表在《搏击》《武魂》《武林》《中华武术》等杂志上,一度引起武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他协助其父整理完成《形意拳术大全》的编写工作,出版之后供不应求。2008年,他又主编出版了《形意拳发展史略》。年届八旬,他还深感形意拳传承的责任重大,以宣传推广发展传统形意拳为己任,不顾年迈,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武术活动,曾连续六届担任“中远威杯”国际形意拳邀请大会的顾问,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形意拳的发展及传承。直到临终之际,他的儿子、形意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吴会进把与父亲合著的形意拳历史故事《三多堂的镖师》样本放到他面前时,老人才露出欣慰的笑容,并一再叮嘱其子,要传承弘扬好形意拳文化,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吴秀峰先生逝去的3年间,师从其门下的200多名形意拳后来人,在传承弘扬优秀武术文化方面都在积极发力。在山西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形意拳邀请赛上,其传人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摘金夺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有的传承人被确定为县级、市级形意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的利用网络平台建起了直播间宣传推广形意拳,有的为形意拳文化进校园作贡献。

在线上纪念吴秀峰先生的诗文中,来自河南的熊璞珩写道:“太谷闻名形意宗,吴山梦里又春风。秀林朝夕霞光染,峰顶会当青史中。”

记者 路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