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09-11
褚鈇(1533年-1600年),字民威,榆次东白村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后步入仕途。历任河间县令、监察御史、大理寺少卿、河南巡抚、工部侍郎、刑部侍郎、户部尚书并授太子少保。
榆次东白村的褚大全特别敬佩、仰慕邻村名仕周鉄的人品德行。为了表示对周鉄的怀念之情,他特意为儿子取名“鈇”,取字“民威”(名与周同一鈇,字与周字“汝威”同一威),希望儿子长大成人后以周鈇为榜样,做一个忠君爱民的好官。果然,褚鈇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成长为一位“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对周鈇的评价)的好官。
褚鈇,官场生涯长达36年,是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元老。
褚鈇的第一次任职是河间知县。河间古称河涧、瀛洲,隶属京师河间府管辖。当地的世家大族利欲熏心、刁蛮成性、依官仗势、无法无天,这种黑恶势力已经成为河间久治不愈的顽疾,不仅影响了河间的形象,而且使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极不安稳。褚鈇上任伊始,把这件事情当作第一要务去抓,采取明察暗访、张榜公示等多种形式,鼓励受害者到县衙击鼓鸣冤,坐实了几个影响较大的“巨姓大猾”所犯的罪行,迅速、果断、毫不留情地惩处了一批首恶分子,使当地治安案件大大减少,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在河间三年,褚鈇的年终考核年年优秀,很快被提拔为监察御史。
明隆庆五年(1571年),褚鈇出按陕西茶马事。当时,陕西属地的藩王及其子孙倚仗自身皇亲国戚的势力,毫无节制地掠夺民众的财富,把牧民的草场抢去做了自己的“汤牧地”。褚鉄坚决依大明律法行事,责令他们迅速而干净地把牧场全部退了回去。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并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褚鈇上书朝廷,要求朝廷下诏限制藩王府邸的不正常发展,对边地采取安抚政策,使茶马交易恢复正常。
明万历元年(1573年),褚鈇以监察御史的身份来到河南,对当地官风政风进行专项调查和整顿。当时,河南境内受封的王孙公子很多,倚仗所谓“尊贵”身份横行乡里、十恶不赦,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褚鈇到达后,到各州县进行调查了解,详细记录了那些不法之徒的种种劣迹,整理成奏章上书皇帝,要求严惩首恶分子。皇帝随即下令,当地的社会风气在短时间内有了很大改善。
褚鈇是一位将国家大事放在首位的好官,也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高官。在晋升大理寺少卿后,针对已经办结的冤假错案进行进一步核查,反复强调要对旧案做好“回头看”,不仅为蒙冤官员平反昭雪,还把这些案件整理成文、编辑为《求生录》一书,使之成为大明王朝的办案教材。他积极支持张居正倡导的改革,在巡抚河南期间下功夫推动“一条鞭法”的贯彻实施,使得朝廷新政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居民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朝廷持续派出兵力到沿海地区打击倭寇,褚鈇负责置办军备粮草。
在此期间,他身体力行、事必躬亲,不辞辛苦地到生产精良军械的地方采购,到盛产好粮草的地方筹集军粮,保证前方供给,以便更有效地歼灭敌人。在任职户部尚书后,他积极提议修筑东南沿海城镇的城墙,鼓励海防将士在战事不紧张的时候广集粮草、常备不懈,做好抗击来犯之敌的长期准备。“备战备荒”成为户部的重要政策之一。
褚鈇在任工部侍郎期间,主持慈宁宫的重建工程。经过精心设计、用心进料、潜心施工,整个工程不但保质、保量、保时间竣工验收,还节约了大量资金。
在担任户部尚书期间,褚鈇还兼管漕务,主管治理淮河,他开通周家桥,堵塞黄堌口,把淮河水引进草子湖,使淮河上游的各路来水各行其道,淮河成为给百姓造福的黄金水道。在治理黄河水患的过程中,这位朝廷大员不但考虑到国库的支付能力,而且充分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面对国库空虚、入不敷出和北方地区连年遭灾、百姓苦不堪言的现实,他果断提出淮河、黄河两河合并治理的措施,建议朝廷走“先泄淮而徐议分黄”的治理之路,使得两河治理纳入朝廷的漕务规划,采用了分级、分段、分梯次治河的新办法,受到朝廷官员们的充分肯定。
褚鈇65岁时告老还乡。在他逝世的前一年,榆次、太谷两地暴雨成灾,大片农田被淹,即将成熟的庄稼全部倒伏在地,许多村庄颗粒无收,乡亲们的生活出现较大困难。褚鈇将自家存粮取出来分发给众人,还督促各级官府放粮赈灾,拯救乡民数万,受到山西巡抚的褒扬和赞赏,也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敬仰。
褚鈇经历了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从最初的七品县令升至二品户部尚书,从刚入仕途的县级芝麻官,到掌管全国田地、户籍、赋税、俸饷等事宜的主官,这位榆次人初心不改、使命不忘、情恕理遣、清正廉明,辞官回乡时,仅有几箱书籍伴随着他。
褚鈇像许多古代官员一样,喜欢著书立说,他常常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诉诸笔端,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著作,流传于后世的刻本有《从政录》《从政续录》《八行图奏》《劝惩类纂》《芸窗纪愚》《教家纂要》和《公余漫兴稿》等。他还受邀担任明万历版《榆次县志》总纂,为家乡父老乡亲及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
几百年来,褚鉄等一批榆次籍清官廉吏的事迹,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本乡本土的民众,不断接受古代廉吏“天下为公、以民为天”的精神洗礼。2019年,相关部门在榆次老城景区建成了“褚鈇书院”,占地2000多平方米,将褚鈇的生平事迹、政绩著作、廉政案例等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为当地增添了一处廉政教育基地。
本期人文读本摘选自晋中市史志研究室所编《清风徐来——晋中古今清廉人物故事选粹》,内容有删减,由董文龙整理,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