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科教

让青春在实践中闪耀

——市校协同助力大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08-30

青春,是时代的最强音,是实践的最美篇章。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暑假里,我市与各驻地高校紧密携手,积极搭建大学生暑期实践平台,共同推动实习实训工作,助力各高校暑期“三下乡”活动走深走实,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自我,为家乡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兴晋 共绘家乡新画卷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文旅融合‘热’力澎湃。”这个暑假,就读于暨南大学的闫雪报名参加我市“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实习实训活动,在和顺县文旅局完成暑期实践。

闫雪是土生土长的和顺人,在校期间就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她说:“晋中,宜居宜业、宜游宜乐,还有完善的人才政策、就业服务,这是我将暑期实践地选在和顺的主要原因。在社会实践期间,我深入了解家乡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并参与‘七夕’系列活动的筹备,受益匪浅。”

同样在实习实训活动中收获颇丰的还有山东航空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吕佳璇,她在共青团榆次区委办公室实习过程中,主要负责制作各类表格、精细录入志愿者的详细信息,并参与实习岗位的发布和微信公众号推文等工作。通过学习与工作,她深刻感受到“工作的严谨与责任”,她说:“这段经历将成为我暑期社会实践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努力,积极奉献。”

学子归巢的“橄榄枝”伸向更多有为青年,今年暑假,共有3462名青年学子投身于我市“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实习实训活动中。他们虽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却情牵故土,毅然回乡奔赴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振兴、文化宣传等主战场,让勃发的青春与返家爱乡同频共振。

市校联动 搭建实践新桥梁

聚力市校协作,实现双向奔赴。在此次开展的“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暑期实习实训活动中,共青团晋中市委发动各级团组织主动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社会组织对接,发布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党政窗口等4000余个实践岗位,供学子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兴趣喜好、职业规划自由选择,满足高校学生的实岗锻炼需求。

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市、县两级全部成立实习实训工作专班并设置专线,为参加实习实训的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全力做好2024年大学生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跟踪、过程管控和安全保障。我市充分用好“家门口”各类资源,向广大高校学子宣讲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让他们充分感知家乡发展,让“晋中是座大学城”成为最鲜明的城市品格。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14位师生,踏足榆次区、平遥县,开展思政实践之旅,深入考古遗址,探寻历史脉络,调研文物保护与文旅融合新貌,以学术之光照亮文化遗产的复兴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千里江山调研实践团”,一行17人前往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晋中市博物馆、平遥古城等地开展研学实践,聚焦山西新能源汽车的绿色脉动,探寻晋商文化的深厚底蕴;

清华大学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扎根介休14天,穿梭于介休非遗馆、博物馆等历史遗迹间,深入体验洪山香韵、琉璃艺术、陶瓷精粹及清明寒食的文化魅力,用智慧与热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

通过实习实训活动,青年学子们深度体验着晋中厚重的历史文化,触摸着城市发展的澎湃脉动。作为晋中在外引才聚才的架桥者、牵线人、宣传员,他们纷纷表示,返校后将继续关注晋中、宣传晋中、推介晋中,让“怡然见晋中”的城市文旅形象走出去,共同助力晋中高质量发展。

多元实践 绽放青春新风采

除了在外就读的晋中籍大学生,我市各驻地高校还立足学校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前往各县(区、市)开展2024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市校协同创新发展,让青春在实践中飞扬。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热情来到和顺县,走进科技小院,调研标准化圈舍,学习饲草料加工,让专业知识在田野间熠熠生辉;踏入云龙山森林公园,调研绿色生态,为青山绿水注入青春活力;寻访秦赖支队司令部旧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激励着青年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科普义诊、社会调研、文化宣教、寻访基层好医生……山西中医药大学依托“三下乡”实践平台,成立75支志愿服务队,全校1300余名师生,于暑假走入基层、走进群众,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建7支社会实践团队,70余名师生赴左权、和顺、昔阳、榆社4个县,开展“凝心聚力展初心,挺膺担当砺青春”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在左权县、昔阳县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振兴乡村教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左权县、榆社县走访慰问当地空巢老人,唠家常、讲故事、表演节目,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

青春因实践而精彩,家乡因青年而繁荣。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夏天里,青年学子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实现了“学以致用”,以青春之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记者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