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8-20
昔阳县东冶头镇东冶头村全貌。 (资料图)
夏秋之际,行走在昔阳县东冶头镇东冶头村的田间阡陌上,绿意葱茏,满目皆景。
2000多年前,这里曾是春秋时期古肥子国国都所在地。如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东冶头村又以其生生不息的奋斗精神拓宽绿色共富路径,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融合升级的富民产业、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正焕发着新时代的勃勃生机,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三产融合 富美乡村绽光彩
随着夜幕降临,热浪渐退,被树木环拥的村野一隅开始传来惬意舒缓的音乐,年轻人在星空下小聚欢笑,露天幕布伴随着晚风轻轻摇曳……8月14日,东冶头村肥子美食园已投入运营整整一月。这个集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旅融合特色产业园区为今年昔阳县文旅产业“出圈”再添一把火。
东冶头村位于省道317线、冶(头)赵(壁)公路交汇处,地理区位优势明显,然而由于矿产资源不足,一直以来缺乏产业支撑。随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全面扎实推进,如何在原有基础上“破局”成为该镇党委、政府及各村“两委”首先面对的问题。为开拓眼界、拓宽思路,东冶头村组织到太谷区进行学习,现场观摩其蔬菜设施产业园及种植基地,近距离感受太谷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劲头,从中寻找突破口。同时,邀请专业人员到村实地指导交流,理清思路、精心规划。
“我们村的优势是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这两点为发展文旅产业和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东冶头村党支部书记眭丽平说。方向定了,剩下就是怎么干的问题。为解决项目资金难题,东冶头村积极引进农业企业——大寨美好之家参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精品村创建,从共同谋划产业园区建设到完成项目规划设计,通过村企联动,激发共富合力。
为把东冶头村真正打造为集农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村集体以农旅融合特色产业园区为抓手,园区内规划建设了包括智慧农业区、生产销售区、特色种植区、农旅休闲区在内的4个分区,并同步配套数字大棚改造项目、净菜加工项目、园区产学研设施建设。自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精品村项目创建以来,该园区内4个数字智慧大棚的改造、10.5亩共享农场、1000平方米红色研学项目中的少儿部分、1500平方米“肥子美食园”项目中的休闲烧烤区已圆满完成,“吃、玩、游、购”一条线初见端倪。
“雇用当地村民学习智慧农业技术,用中药生物原料代替化学原材料生产出的零化肥、零农药、零激素‘三零’产品直供本地及邻市市场,通过自动化专用设备对园区及周边农户的蔬菜进行清洗、切分、冷藏等,为用户提供品牌预鲜菜,创富路径形成闭环又向外延伸,村集体经济与产业发展共同走上快车道。”大寨美好之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景荣说道。
田园诗画 美丽家园踏歌来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
近年来,东冶头村围绕乡村振兴核心任务,以“一次整治,环境面貌标准全面提升”为目标,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推进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被评为“晋中市文明村”。
“以前,一遇上强降雨,沿岸道路和耕地就会被大水冲毁,村民们连觉都睡不踏实。现在,村里条件好了,路也都硬化了,我们这小院比城里还舒服。”说起村庄环境的变化,村民王永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东冶头村的“环境革命”经历过三个阶段,最先是污水管网、厕所改造,2022年以来,完成了管线入地、村内道路改造、村内街巷硬化,今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来,又通过开展“最美系列”创建活动将家家户户打造为小公园、小菜园、小花园,村民真正过上了“房前有景,院中有花,屋后有林”的生态宜居生活。
为建设美丽乡村,让村民自觉参与其中,东冶头村在环境治理上又出了两个新招:一方面创新性设置了“垃圾分类督导小程序”,通过扫码的方式,对农户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检查和整改,并据此进行积分来换取生活必需品或其他奖励。一方面村集体订购3万株月季花苗,免费发放给村内有意愿栽种的农户,每户20至30株,“种成了,村里每株奖励20元,花苗卖出去的钱也归村民所有。”村党支部书记眭丽平介绍,通过这种方式有效调动起村民积极性,实现主体风貌美丽宜居。
随着环境变美、产业变强,文明新风的精神浸润让乡村生活更加和美。走进东冶头村,600余平方米的农耕文化墙栩栩如生,这些具有本地历史文化、山水风景、忠孝礼仪、家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画作令人耳目一新,以“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留住乡愁、留下情怀。7月8日,东冶头镇成功举办了首届“古集大舞台”,赶大集、演节目、扭秧歌,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和发展乡村独特的文化风貌,为乡村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时光流转,岁月葳蕤。东冶头村曾经的“贫穷”早已成为历史,现今的美丽已真真实实如画卷般呈现在眼前。在新的起点上,东冶头村正朝着“有青山、有绿水、有未来”的方向,阔步奔跑在乡村振兴大道上,不断书写更加绚丽的动人篇章。
记者 李雨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