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市统计局发布2024年晋中经济“半年报”: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1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5.9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46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400.3亿元,同比增长1.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经济持续下行压力,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市委“156”战略举措,直面挑战勇向前,主动作为谋出路,在转型升级、开放创新、招引上项、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态势。
看生产 增势良好强基础
上半年,我市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回升向好,主要行业增势良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至6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包括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增加值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4%。全市生猪、牛、羊出栏分别为88.7万头、6.5万头、36.6万只,分别同比增长7.8%、5.1%、5.5%,出栏加快带动畜牧业产值达41.4亿元,增长6.4%。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合计产量12.7万吨,同比增长7.6%。农作物产量稳定增长,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8万吨,同比增长3.5%;园林水果产量0.4万吨,增长7.3%;瓜果类产量0.8万吨,增长1%。
工业是稳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增速高于一季度4.4个百分点、达年内最高。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三大门类同步提升;非煤行业持续发力,增长6.3%,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63.6%;单月增速逐月加快,6月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达12.9%;九大主要行业中,八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化学行业和电力行业分别增长11.3%和10.2%。白酒、日用玻璃制品、中成药、铁合金、合成氨、液压元件、化肥等部分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看消费 持续恢复强引擎
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在大众消费持续升温、文旅市场热度不减、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加持下,上半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增速高于一季度0.7个百分点;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9.3亿元,同比增长2.3%。
今年以来,我市的文旅消费、大众餐饮、休闲娱乐等消费持续升温,不断点燃消费新引擎。上半年,全市零售额增加值增长4.7%,住宿业增加值增长2.6%,餐饮业增加值增长9%。全市重点监测的7家景区累计接待人数549.8万人次、增长26.4%;门票收入1.4亿元、增长21.4%;旅游经营收入1.6亿元、增长21.2%。在消费回暖带动下,我市的文艺演出市场全面复苏,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文化艺术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9.2%。
在不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中,我市城乡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乡村市场销售快于城镇。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消费品零售额达293.4亿元,增长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达55.9亿元,增长5.6%,快于城镇增速3.9个百分点。
随着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观念变化,我市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升级类商品销售旺盛。今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可穿戴智能设备、照相器材类、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增长64.4%、63.8%、50%、32%。
看韧性 “新质”勃发强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新”而行,以“质”逐远,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高技术行业发展良好。
上半年,我市重点领域投资加力,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4.8%,高技术服务业增长9.4%。
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8.7%,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5%。
“互联网+”服务业潜能释放。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3%。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56.2%。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一阶段,我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市委“156”战略举措,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全方位转型,加快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取得实效,推动全市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记者 刘冬冬 实习生 王含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