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左权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

一份报纸一座丰碑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07-04

太行山巅,清漳河畔,一座青黑色的纪念碑矗立于左权麻田西山山腰上,纪念碑背靠千仞绝壁,面对八路军总部驻地麻田,遥望华北新华日报社(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旧址所在地山庄村,这就是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发起的“大扫荡”中,40多名新华社新闻工作者壮烈牺牲,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在抗战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新闻工作不仅是大家现在所熟知的信息传播,更是根据地战斗的号角、共产党有力的喉舌和新闻战线锐利的思想武器。

1937年,晋察冀军区《抗敌报》、中共冀豫晋省委《战斗》等刊物的诞生,开创了太行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后来,中共中央北方局《新华日报》(华北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人民日报》等大批报刊、广播电台纷纷问世,成为党在新闻战线无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驻扎在麻田的《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于1939年元旦创刊。1939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所有华北战报和新闻,由《新华日报》(华北版)用“华北新华社”的电头播发,有时也用“新华社华北分社”名义。1940年11月上旬,《新华日报》(华北版)报社进驻辽县麻田镇山庄村,1941年初,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在山庄村成立,与《新华日报》(华北版)合署办公,总分社社长由报社社长、总编辑何云担任。在此期间,《新华日报》(华北版)增加了发行力度,鼓舞了八路军士气。朱德总指挥曾高度评价《新华日报》(华北版):“一张《新华日报》顶一颗炮弹,而且《新华日报》天天在作战,向敌人发射千万炮弹。”可见,新闻工作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它所铭记和缅怀的就是在1942年抗战反“扫荡”突围中牺牲的新华日报社40余位新闻工作者。

当时突围的情况究竟有多么危急,才会使这么多新闻工作者遇难呢?

1942年5月19日起,日本侵略者对辽县麻田八路军总部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前方总部等指挥机关率少数警卫部队坚持战斗在内线,新华日报社华北分馆驻在辽县麻田镇以东的山庄村。“扫荡”开始了,报社分馆还没有转移,在掩埋隐藏了大型铅印机等物资后,仍然坚持用小型铅印机出版了两期战时版的铅印报纸。面对日本侵略者越来越紧的合围,他们把小型铅印机也藏了起来,只随身携带蜡纸、刻板,出版油印小报。在突围过程中,分馆同志夜以继日辗转周旋,集合了被冲散,冲散了又集合,与警卫部队也失去了联系。

5月27日下午,《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何云召集大家商议决定:化整为零,分头突围。他带编辑、报务员等人去寻找大部队坚持出报,副总编陈克寒带10名记者向南突围并随军采访,编委史纪言带60人就地打游击。最终,陈克寒一路顺利突围出去,而何云这路却数次突围均告失败,40余名《新华日报》(华北版)新闻战士在此次突围战中壮烈牺牲。这次事件可以说是中国新闻史上、甚至世界新闻史上最大的一次新闻烈士殉难事件。

报人碧血染清漳,麻田屹立忠魂碑。在太行新闻史学会、山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倡导下,1985年3月,山西省文物局和左权县人民政府共同修建了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以纪念和缅怀这40余位新闻工作者。

纪念碑坐西朝东,东北方向的大羊角村就是当年《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何云的殉难地。

纪念碑正面镌刻的是杨尚昆同志于1985年3月为烈士们亲笔题的词:“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

纪念碑的右侧面镌刻原文化部部长陆定一同志的题词:“1942年5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40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

纪念碑的左侧面镌刻着《何云同志简历》碑文,介绍了这位把热血洒在太行山上的新闻战士的生平和光辉战斗历程。

何云原名为朱士翘,浙江上虞人,生于1904年,1929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学习经济,后任日本华侨小学校长半年。“九一八”事变后归国,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加入共产党,1933年6月被捕入狱,出狱后先后担任南京《金陵日报》、武汉《新华日报》编辑。1938 年8月,何云受中共中央和《新华日报》总馆指派,率领陈克寒、江横、周永生等14位爱国青年,奔上太行山,成为八路军根据地的新闻战士,创办起中共中央在敌人后方区域第一份大型的铅印报纸《新华日报》(华北版)。1942年5月,何云与40余位新闻工作者在反“扫荡”突围中殉难,书写了中华民族新闻史上悲壮的一页。何云牺牲后,刘伯承将军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一文,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其中,“一武”指的是左权将军,“一文”指的就是何云同志。

纪念碑的背面,刻写着何云、李竹如等新闻烈士的英名,碑上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着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北侧的碑座上,也写着一段文字:“我们为太行新闻烈士建碑的同时,对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忘我工作、积劳成疾、少医缺药、生活极端困难条件下而先后病故的王雪秋、杜辑熙、王瑛、烈山、李俊生、刘鄂、韩晋升、魏其巷等同志表示深切怀念。”

在纪念碑护栏南侧有座穹顶坟茔,这就是《鸡毛信》的作者华山的物冢。

华山生于1920年,病故于1985年,是广西龙州县人。他1936年参加革命,先后担任《新华日报》(华北版)、《东北日报》记者,新华社特派记者和人民日报社记者。他的《鸡毛信》等作品曾影响过整整一代人。

但很多人不知,《鸡毛信》就是华山1945年在麻田军寨村写出来的。左权的抗战烽火给了他激情和灵感,在此他完成了一篇篇脍炙人口和充满能量的作品。在华山去世后,他的儿女按照其遗愿,将他的部分骨灰撒进清漳河,另一部分连同他的钢笔安葬在此。

高高的太行,英雄的山。在那段烽火硝烟、血雨腥风的战斗岁月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新闻战士不畏强暴、迎着硝烟,将自己的一腔热血与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把生命奉献给了国家与民族。

太行新闻人的英雄事迹已铸成一座精神丰碑。丰碑耀太行,那段红色历史永远让后人仰望、追忆,并给予前行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