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晋中>文旅

直谏好官——乔宇

来源:晋中晚报时间:2024-06-26

乔宇(1457年-1531年),字希大,号白岩,出生于昔阳横山一个世代奉公守法的仕宦之家。才猷博达,德量宏深,官至柱国少保、太子太保、吏部尚书。

明朝中期,从昔阳县的奇山秀水中走出一位文韬武略兼修、功德声名兼收的吏部尚书,他就是史称“河东三凤”之一、官至柱国少保、太子太保的直谏好官——乔宇。

乔宇,字希大,号白岩,自幼跟随父亲旅居京城,师从一代名儒杨一清。明宪宗成化二十年(1484年)中进士,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任礼部仪制司主事。明孝宗弘治初年后历任吏部文选司主事、考功司员外郎和文选司郎中,曾三次参加朝廷官员大选的考核,因行事公正而受到广泛好评。此后,一路升迁,任太常寺少卿、光禄寺正卿、南京礼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昔阳乔氏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官宦大家,幼年乔宇以过目不忘被人们称为“神童”。稍稍长大后,乔宇便被送往山西著名的“冠山书院”就读,刻苦钻研、品学兼优,备受老师、同学的好评。乔宇17岁中举人,21岁中进士。他的文章析理透辟、文质兼备,考官阅卷后大加赞赏,将他的应试文章誊抄下来作为范文在学生中广为传扬。

由于明代具有进士观政制度,学子及第后不能立即封官,要被派往六部九卿等衙门实习政事进行上岗前的培训,乔宇被安排到通政司后,勤于政务、广交名士,工作之余写诗作赋,深受官员们的器重。实习期满后,被授予礼部仪制司主事。明正德元年(1506年),明武宗登基后告祭天下,乔宇负责祭祀皇陵的事务,他在事前探访后向朝廷提出了上不负皇帝、下不扰黎庶的六条奏疏:一要整顿边防,抚济沿边百姓,不使军民食、衣无着;二要清理边军,不使武将吃空饷,费钱粮;三要重视储备,以应灾荒或战事所需;四要轻赋税,节省民力,减少征战事项;五要从严治吏,慎重选用府、县等地方官员;六要祭祀名山大川,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这些建议在朝廷内外都留下很好的印象。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江西纠集10万之众扯旗造反、兵围南京,全城安危系于南京兵部尚书乔宇身上。乔宇审时度势、临危不惧,制定作战方案、迅速排兵布阵、加强防御力量,动员老百姓组成战时兵民后备力量,将城池防卫做得固若金汤。与此同时,他截获了守备太监刘琅与叛军秘密勾连、准备里应外合攻破金陵的情报,一边对其采取控制措施,迫使刘琅公开声明与叛军决裂并继续效忠朝廷,一边组织兵士进行拉网式排查,逮捕了刘琅安插在各级衙门的爪牙300多人,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

乔宇还效仿三国孔明的空城之计,经常与一位老秀才在城墙附近散步,悠闲自在地与百姓聊天。百姓看到如此场景,纷纷奔走相告:“乔老爷悠闲,南京城无恙。”待朝廷的救援部队到达之后,南京军民里应外合大败叛军,朱宸濠等人束手就擒。南京政权稳固,民众免于战火,都城恢复往日繁华。

内乱平息后不久,明武宗在提督东厂兼锦衣卫指挥江彬等人的煽动下,以御驾亲征荡平叛军余孽的名义,带领庞大的内宫队伍浩浩荡荡向南京行进,却一路游山玩水、掠夺民财。江彬更是狐假虎威,到处掠夺珍宝古玩、玉器金银,江南百姓受尽了折磨。

有一天,乔宇接到报告,江彬派人向守门官索要城门钥匙,以方便锦衣卫办差。按照规定,城门天亮开启、夜晚关闭,钥匙由守门官一人掌控,如有紧急情况必须由兵部值日官批准才能放行。乔宇想:“江彬是皇帝的干儿子,又是锦衣卫指挥,一天到晚在皇帝面前献媚,他要城门钥匙有何用处?”联想到南巡路上江彬的所作所为,乔宇茅塞顿开:原来这家伙是要大开“方便之门”,拉运搜刮来的财物。乔宇当即下令:“即日起,所有城门钥匙一律收归本部保管,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拿用,违令者立斩不赦。”有官员问道:“如果江指挥硬要呢?”乔宇斩钉截铁地回答:“让他来找我!”

明代的东厂和锦衣卫是皇帝直接管辖的侍卫机构,主要职能是从事侦察、逮捕和审问活动,可以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任何大案。一身正气的乔宇毫不畏惧,当江彬气势汹汹地上门索要钥匙时,乔宇只有两个字回应:“不借。”直到离开南京,江彬也没有看到城门钥匙的模样。

为了阻止锦衣卫对民众的骚扰,乔宇联合时任应天府丞的榆次同乡寇天叙组织拳勇、秘备刀剑。凡是发现锦衣卫或太监欺压百姓、抢夺财物,拳勇便主动上前与之博戏,常常几个人将其围住又扑又挠又压制,致其敛不到金银财宝,还落得鼻青脸肿、吃尽苦头,江彬及其手下在背后骂乔宇是“倔驴不开窍”。就是这个不开窍的官员,有效地维护了朝廷的颜面,保护了百姓的财产安全,受到了南京黎庶的高度赞扬。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新君登位,乔宇奉诏任吏部尚书,加授柱国少保、太子太保等官衔。明嘉靖元年(1522年),仍任吏部尚书,次年主持京官选考,裁汰无德无能的各级官员4000多位,人们夸赞他“尽除宿垢积污,吏治焕然一新”。

在官场吏治刷新之后不久,明世宗皇帝执意追赠其父庙号,凡有人提出异议,明世宗便挥动“大礼仪”的棒子将其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甚至有几位大臣被当廷杖毙。乔宇仍然坚持己见,多次直言进谏,阻止“大礼仪”的实施,并恳请对提意见的官员手下留情。据《明史·乔宇列传》记载:“宇遇事不可,无力不争,而争大礼尤切。帝欲加兴献帝皇号,宇言加皇于本生之亲,则于正统,非所以重宗庙,正名分。及礼官请称献帝为本生考,帝改称本生皇帝,又诏建献帝庙于大内,宇等复连章谏。”由此可见,乔宇“谏胆”之大绝非一般人可与之比肩。

乔宇为官40多年,历仕四朝,生活简朴,他家的日用器皿都是土陶瓦罐,日常饮食都是粗茶淡饭,一生从未穿着绫罗绸缎。正如同僚在其墓志铭描述的那样:“考其行,则如圭璋之洁;溯其生,则如日月之柄;揆其雅望,则如山岳之屹,钟灵毓秀,譬之景星凤凰,辉映两间。而为世之瑞,为国之祯,应有吾道之清议,天下之公论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