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文化

活着是最最简单的一件事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4-05-31

王晓萌

“在这里‘活着’是最最简单的一件事,最难的事情则是,修理我们家新砌的泥巴灶,而在活着之外,其他的事情大多都是可笑的。”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说,看完电视剧,你才真切感受到,“世界就在手边,躺倒就是睡眠,嘴里吃的是食物,身上裹的是衣服,在这里,我不知道还能有什么遗憾。”原来,活着,真没那么难!

《我的阿勒泰》,一部改编自李娟的同名散文集的电视剧,讲述了生长在阿勒泰的汉族少女李文秀在乌鲁木齐打工写作失败后,回到家乡,发现阿勒泰之美的故事。

在剧中,李文秀穿着服务员的衣服坐在大学的讲堂里,显得格格不入;在打工的酒店,又因为热爱写作在一众服务员里显得格格不入;因为被辞退,回到母亲和奶奶身边,因为不同语言习惯,在彩虹布拉克又跟住在这里的哈萨克族显得格格不入。她因写作被奚落,却又帮熟睡的同事盖上毯子,她被辞退回家前,再次去了大学,扶正了歪斜的作家画像。李文秀,天真纯洁,像只懵懂的小动物,却在梦想上有自己的坚持。

高中没毕业,家里只有母亲和奶奶,能养活自己就很不容易了,根本帮不到她。李文秀的理想,从始至终都是去北京当作家。可是从乌鲁木齐退到彩虹布拉克又退到那仁夏牧场,从地理距离来讲,她离北京越来越远。但她没有放弃,在平凡的小卖部生活中,找到了写作的素材,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最终出版了文章,成为了作家。即便成为作家后并没有赚到很多的钱,但她也会很满足地说能够自食其力就够了。

哈萨克族的姑娘托肯,年纪轻轻嫁人生儿育女。第一次出场就是一边拉扯酗酒的丈夫,一边要求离婚。但丈夫并不听她的,冻死在了草原上。直到成为一个拖着两个孩子的寡妇,托肯少女的活泼热情的一面才显露出来。她不顾家人的劝阻强硬地要再婚,要带孩子们走。

“搓衣板”是她最重要的执念,而这个执念也是为了更好地洗衣服做家务。就是这样一个服务型的执念,剧中也没有一个男人满足她的要求。她率真乐观,非常自强,能勇敢地对心上人说:“带孩子怎么了,和我结婚很丢人吗?我带着俩娃娃去县城饭馆工作,刚好不结婚!”

曾经的梦想和现实之间还存在着巨大落差,生活总是会一点点修正梦想到正确的轨道上。剧中的阿勒泰美得令人窒息,美得岁月静好。但原著中,李娟总是在讲述真实生活的艰苦。她用诙谐幽默的语气去讲述她们一家三代女人顽强地用女性的韧性去对抗阿勒泰的残酷,对抗生活的贫困。剧外的李娟家庭,是由外婆-母亲-女儿构成的,是一个纯粹的母系链接,外婆是一个不断辗转新疆四川两地的女人,尽管80多岁依然要承担家里的生计,要为了生活而卖命。

她在阿勒泰大部分时间是在转不过身的狭小帐篷里跟着母亲做裁缝、卖杂货、采木耳,还要不停地跟着牧民转场。听上去好像光做到这些就已经拼尽全力了,但李娟依然能心如止水地安然写作。她在书中写到:“这令我信心十足,感到足够改变一切。”她就这样辞职,去过游牧生活,去感受,去爱,去受伤。

“去爱,去生活,去受伤。”是作家李娟给写作的一个定义,亦是对生活的诠释。《我的阿勒泰》便是她对生活的具象描绘,我从中能感受到女性在艰苦环境中的成长,对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对自我认知的自然性探索。那种从身上散发出的蓬勃的生命力,就像是她在书中写到的“好在这是山野,在这里,‘活着’是最最简单的一件事。”山野让人敬畏、豁达、简单,让人能够感知到自然、宇宙、洪荒,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