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3-12-15 10:33:41
韦润梅
在一些人的认知中,现代与传统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与模式,认为现代化是对传统的一次革命与跃升,在这个过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落后的,阻碍现代化发展等云云。这种认识其实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那就是从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去定义传统与现代,把发端于欧洲工业革命的现代化道路、模式,甚至国家文化、社会形态等片面地理解为现代化的唯一标准,这显然是错误和有害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两个环节,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矛盾。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过去的长期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并深刻影响后人的文明成果;而现代化则是发展进程中人们探索未来、追求美好的现实目标,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必然,互为因果。这种互为因果的创新传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对待传统文化采取国粹主义的态度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都是偏颇的。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与其历史文化传统紧密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经过数代中国人的艰辛探索,最终由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的现代化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断裂、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
一、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沃土和根本。但文化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纵观历史,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关键在于善于结合不同时代条件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扬弃,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推动中华文明历经现代性淬炼、实现创新超越,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今时代相适应、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协调,是传承发展中华文明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文明,赋予其先进因素,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先进本质。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两极分化的、物质主义膨胀的和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从而探索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路径,为人类现代化开辟新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以现代文明因素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现代化是一种文明形态,造就了现代文明。科技化、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等都是现代化的成果。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例如,从经济层面看,我们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积极建设创新型国家。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推动中华文明与时俱进、返本开新,在学习、研究、运用传统文化时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中国五千多年深厚的中华文明基础上,探索走出的适合中国的现代化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能够为解决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提供启示和智慧。例如, “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的精神联系,彰显了在“和合共生”的文明气质下,具有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特质。又如 “小康社会”“大同世界”的思想延续至今,具体内涵虽有变化,但精神实质始终如一。再如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的治国理念,表明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础性内涵,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丰富“中国经验”,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继续绽放光彩,也拓展了现代化道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同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启示借鉴意义,使一些国家开始在挖掘自身文明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根植于本国文化的现代化道路。
(作者单位:晋中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