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寯藻故里
寿阳傩舞
巍巍太行,古晋大地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也滋养了寿阳之地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历史悠久的古老乡邦,华夏先祖的足迹遍布,寿星于此飞天的传说源远流长。暑往冬来,古老的信仰由一代代寿阳人幻化成璀璨的艺术,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执中华之德,通南北商路,境内的宗艾作为汉码头,商贾云集,繁盛一时。如今,历史化作记忆,寿阳人怀着对先祖的崇敬,对福寿美好的祈愿,铸就起新的辉煌。
地名记
寿水之名 延续千年
张林义,原寿阳县史志研究室主任,从十年前开始,他与几位地方志专家开始了新版《寿阳县志》的编撰工作。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搜罗铭篆,博访耆旧,足迹踏遍寿阳县域每一片土地。一幅关于家乡历史的画卷,也在他的探索中徐徐展开。
寿阳县位于潇河中游,太行山绵延至此的山脉逐渐平缓,构成了寿阳群山环抱之势。因地处晋冀交通要冲,从春秋战国之时就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左传》记载,(晋)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韩固为马首大夫。晋顷公十二年(公元前514年),随着周王室势力逐渐减弱,晋国魏献子执政,他联合六卿将当时的诸侯祁氏、羊舌氏消灭,并将祁氏之田分为七县,羊舌氏之田分为三县,其中在寿阳这片地方设置了马首邑。
“(传说)上古时的马首邑,其实是一个舟来船往的码头,万千年之后,沧海桑田,当年的水码头变成了旱码头,码头的地名也因此改为马首。”在张林义看来,这也是马首邑的由来。
在随后的历史之中,承载古码头之说的马首之名先后被历代使用,直至西晋太康年间(公元280年至289年),晋武帝司马炎舍弃马首之名,设立寿阳县,寿阳之名才第一次出现在历史时空之中。
修著于清乾隆年间的《寿阳县志》记载:“考是水在县南二里,晋时有寿水之名,县在其阳,故曰寿阳。”
寿水,今名白马河,发源于寿阳县西北部罕山东麓,流经寿阳县城南,这条河被寿阳人称为母亲河,同时也因一道壮丽的奇观成为寿阳的重要人文标识。“平时,河水清澈见底,但是当洪水奔泻泥沙俱下时,在骇浪浊流的前面总有一股清波在流淌。”张林义表示,据当地人讲,出生在寿阳的南极仙翁老寿星就是饮此清波水长生不老的,寿阳的名字承载着寿阳自古以来就是福寿文化演变的地方。
晋末,寿阳一带陷入战乱,随后在北魏年间别置受阳县,直到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才将受阳县迁回原寿阳城。到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终于得到正名,复称寿阳县。在随后近1400年的历史中,寿阳之名再无更迭,一直沿用至今。
经过一次次深入研究与追寻,张林义和同事们经过近十年的修撰,新一版的《寿阳县志》终于面世了。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止步,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史志书籍的编撰工作中。如今,位于寿阳县城南部的白马河,碧水清波,两岸郁郁葱葱,历史的过往早已消失在时空之中,河岸边修建起了集休闲、运动为一体的滨河公园,古老的寿水再一次焕发生机,成为寿阳人心中重要的文化符号。
文化记
古朴信仰 福寿满堂
寿阳县城北部,双凤山脚下宗艾镇,古宅古院林立,一条贯通古镇的商业大街,诉说着古镇繁华盛景的历史过往。
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级传承人,耄耋之年的王森玉就出生在这里。花白的胡子,慈祥的面容,当地人亲切地称他“多才多艺老寿星”。多年来,王森玉通过摄影、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描绘家乡,宣传家乡寿星文化,还参演了不少影视剧。在这些艺术形式中,王森玉最拿手的是一门当地特有的民间技艺“寿阳福寿剪纸”。多年来,他因循古老的传统,一把剪刀、一张纸,通过一双巧手推陈出新,创作出了一幅幅造型精美的作品。“从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接受老人的传说,老寿星吃油柿子,或者其他一些老寿星的故事。”在王森玉的作品中,寿星南极翁的形象重复出现,手捧仙桃,慈眉善目,或作为点缀,或充满画幅。
老寿星南极翁传说早已深入寿阳人的精神世界,并成为多种民间艺术表现的主体。寿星是我国古代神话中的长寿之神。唐代史学家司马珍所著《史记索隐》记载,“寿星,盖南极老人星也,见则天下理安,故祠之以祈福寿。”
寿阳西南的黄岭地带,当地人称其为黄岭壑。这里三面高山紧锁,只有北面地势稍低,是寿阳“四周环山,唯独一壑”之处。当地传说,寿星南极仙翁就降生于此。
寿阳县境内流传着大量关于寿星的传说,这些传说中不仅将寿星生平故事描述得绘声绘色,还注入了朴实的传统价值观念。
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常嗣新长期从事山西民间福寿文化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他曾多次来到寿阳,称这片土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寿阳传说和神话里,南极仙翁在寿阳生活期间很不讲理。最后通过老百姓的教育,他改掉了那些坏毛病,成了孝文化的模范,给全社会树立起了榜样,这就是我们福文化、孝文化、寿文化、尊老文化的核心。”
如今,古老的传说早已远去,但寿星洞、寿星塑像等一系列民间传说遗存被寿阳人保护修缮,忠孝、慈善的信念深深扎根在他们心中。
寿阳民间艺术家孙忠秀爱好根雕,以寿星南极仙翁的形象创作了大量作品,手法粗犷、造型独特。从2018年开始,80岁高龄的孙忠秀与爱人朱秀兰一人绘画、一人写诗,将当地南极仙翁的故事绘制成了妙趣横生的连环画。多年来,在这些民间艺人的创作中,剪纸、连环画、五谷画、寿字书法、寿星泥塑等各种艺术形式在民间传承,传递着古朴的美好愿望。
中秋节临近,按照往年传统,每逢节日,王森玉老人都会联合多位民间艺人,将不同形态的寿星文化作品展出,寿阳人驻足欣赏寿星题材艺术作品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对现实生活中寿星老人的美好祝愿。
以忠孝慈善为核心的寿文化是寿阳人的古朴信仰,佑护寿阳人绵延千年、福寿满堂。
民俗记
远古图腾 与傩共舞
白长生在寿阳县文化馆当了近30年馆长,如今已经退休的他并没有因此赋闲在家,而是继续笔耕不辍,记录家乡文化。30多年来,他走遍了寿阳县每一片土地,将县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一搜集,挖掘整理了各类民间文艺。20世纪80年代,白长生在下乡考察过程中,第一次见到了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爱社的民间艺术,时至今日,这段经历记忆犹新。
“当时老馆长说没见过,就是听说这有这么一种红火,当地老百姓叫这个为社。”白长生发现,在寿阳县西北部的平头镇,每逢农历七月十三,人们都会自发组织起由24人组成的演出队伍,他们头戴神秘面具,排成凹形队列进行舞蹈表演。整个表演既无唱词,也无说白,伴奏仅有锣鼓而无丝弦,呈现出一种古朴、单调、森严的神秘色彩。经过反复研究,国内民俗专家得出结论,这种古老的民俗是我国一种罕见的“傩戏”。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为了战胜蚩尤部落,轩辕多次发起声势浩大的战争,但屡屡失败。一次攻城中,他急中生智,命令24个将士打扮成“魂头鬼”迷惑蚩尤潜入城内,取得了胜利。最终,轩辕在涿鹿之野将蚩尤打败并将其擒杀。
这一故事在寿阳久为流传,并演化为祭祀仪式的主要表演内容。表演时,演员们装扮成18位小鬼,将6位大鬼三面围在中间,展现了轩辕将士们以八卦阵迷惑蚩尤,并通过偷袭攻下城池,终于大胜而归的过程。“它表现的是轩辕大战蚩尤的传说。它虽然是一种鬼神类文化的图腾,但它是以善的面貌构造成民族文化的心理,所以它又是一种文化的、正能量的图腾。”了解到寿阳爱社的独特性后,白长生踏上了探寻、研究、保护、宣传之路。
数十年的坚持,白长生的研究为世人解开了寿阳爱社的诸多谜团。伴随这种研究,也逐渐将爱社古老艺术推向更广阔的舞台。2008年,寿阳爱社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爱社不仅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更成为寿阳文化一张闪耀的名片。从2010年起,每年农历七月十三,白长生就在当地搞非遗文化节,表演爱社傩舞。寿阳爱社,逐渐完成了由古老祭祀向民俗表演艺术的华丽转身。看着演员们表演,白长生回望着寿阳爱社不断发展的过往,他自信满满,这种古老的民俗必将走向更远。
人物记
一代名臣 三朝帝师
地处寿阳县北部的平舒乡平舒村,表面看是个北方传统的普通村落,但这里却是一代名臣祁寯藻的故乡。今年快70岁的王银海是土生土长的平舒人,30多年来,他在一间陋室里潜心钻研,将流传于当地与祁寯藻有关的故事收集整理,并结合史料一一核实,几乎付出了自己一生的经历,他的诸多发现为世人揭开了一代名臣的真实过往。
平舒村一处其貌不扬的古宅院,这是王银海经常光顾的地方,“这里是祁氏支祠,建于1852年,祁大人在咸丰年间致仕,他在这里居住过。一方面是敬香,另一方面是安心读书。”
祁寯藻一生清廉、忠正,虽官居一品、门生遍天下,但从来不结党营私。告老还乡后,家产还不及当地乡绅富户的一半。山西省祁寯藻研究学会副会长刘长海介绍,祁寯藻离家的时候,他母亲和他说了一句话:“归装忌带异物”,意思是回来身上不能带其他东西。这一句话祁寯藻终生不忘,这是家庭教育,也是意识熏陶,使祁寯藻一生为官都能为民请命。
出生于乾隆58年(公元1793年)的祁寯藻,是影响时代的一代名臣。嘉庆19年(公元1814年),21岁的他考中进士后不断升迁,先后在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为官,并在三朝为帝师。
清乾隆38年(公元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公开经营鸦片生意,揭开了真正鸦片贸易的序幕。随后,这些鸦片大量进入中国。至清朝道光中叶,鸦片泛滥成灾,祁寯藻主张严厉的禁烟措施。清道光19年(公元1839年)底,祁寯藻与黄爵滋赴福建视察禁烟和海防事宜。祁寯藻严明查办,并提出了禁烟规划,积极推动了禁烟运动。
祁寯藻一生忠贞爱国,闲暇之余,他将精力放到家乡农事的研究上。一本《马首农言》洋洋洒洒几千字,系统论述了寿阳地区的农业生产。这本书不仅在清末民初时期广为传阅,而且对现代的农业生产和农业史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山西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平毅介绍:“《马首农言》中提到,‘不怕重种谷,只怕谷重种’,意思就是不能重茬,我们现在不是要轮作倒茬吗,这本书到现在仍然是我们教学、科研、生产的重要参考史料。”
随后,虽历经时代潮起潮落,一代名臣祁寯藻却始终被文人墨客敬仰,“一生重大节、致身必竭力”的精神也深深影响寿阳人的精神世界。如今,王银海与众多寿阳人齐心协力,修筑起了祁寯藻故居纪念馆。自此,他就成了这里的常驻志愿者,不仅参与维护修整,还担任起解说员的工作。讲述祁寯藻的报国之志和家国情怀,这让王银海产生了更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部故人史,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寿阳大地的赤子情怀就这样世代相传。
美食记
一方水土 山水风情
“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头惟有月团团……”校园中,学生们正朗诵《夕次寿阳驿题吴郎中诗后》,这首诗由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相传,唐朝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受朝廷之命赴镇州(今河北正定县)宣慰乱军,途经寿阳已是夜晚,遂歇息于此地。韩愈与寿阳的这次偶遇,留给后人无限的遐想,也给寿阳留下一道美食——茶食。
寿阳茶食是一种三四厘米厚、状如酥皮月饼的包馅点心,以当地特有的小麦加糖制作而成,外酥里软,香甜可口。相传韩愈品尝后将其命名为茶食,回京之后还多次向皇家举荐。
四周环山、势如环抱的地理构造,造就了寿阳县四季分明、干燥寒冷的气候,生长在这里的作物呈现出高蛋白、高脂肪的特性,并富含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这是由寿阳作物制作而成的诸多美食,虽用料简单、却呈现出别样风味的原因之一,这其中就包括寿阳独特的小吃——豆腐干。
立夏过后,气温逐渐升高,家住平舒乡的村民白建民忙碌起来。寿阳豆腐干必须使用当地种植的大豆,寿阳大豆颗粒饱满,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由此做出的豆腐干口感细腻、味感清香。对于老人而言,一锅上好的豆腐干必须亲力亲为。磨浆、滤浆、点浆、压制、制色、卤制,一连10个小时的忙碌才可成型,这是经过上百年传承的老方法。2017年,寿阳豆腐干制作技艺入选晋中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40岁的白志从父亲白建民手中接过了传统制作技艺,并将其改良发展为现代制作工艺,带动就业近百人,年产值1800万元。在寿阳由传统作坊向现代化发展,这成为诸多寿阳传统美食的新方向。
山水风情造就一方水土,一道道传统小吃是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寿阳美食不仅是食客口中的美味,亦为寿阳人的致富增收增添了强大动力。
当代记
现代农业 富饶之地
历史上的寿阳素有“三晋粮仓”之称。如今,在现代科学与农业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寿阳正成为一片富饶之地。
每到夏秋,寿阳县平头镇韩沟村村民韩增光忙得不亦乐乎。由于海拔高、温差大,寿阳的茴子白富含维生素和钙等大量营养元素,其产品行销国内各大城市,并远销海外。瞅准了这个商机,韩增光联合当地村民凑了300多万元、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试验,合作社种植的蔬菜已是一片生机,合作社的品牌也声名远扬。如今,寿阳人发挥当地地理优势,构筑起以蔬菜、小杂粮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特色产业,曾经的产煤大县正以此为契机,逐渐摆脱资源经济,走向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现代农业正成为这一宏图大业的前沿阵地。
“我们这个基地可以盘活集体资源542亩地,在2018年,我们的产量是1092公斤,2019年平均亩产是1015公斤,比普通农户增加了30%以上。”多年前,刘玉柱回到家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设施,成立了现代化旱作物农业生产基地,自主承包土地超过两万亩。十几人驾驶耕种、收割设备,不仅带领上千户农民走上现代农业致富路,更将寿阳带入全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前列。
依托现代农业的发展,如今寿阳人充分挖掘生态农业资源与福寿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资源,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知名度,全力推出以“游帝师故里、品福寿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结合,促进寿阳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初建于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的朝阳阁,因其雄伟的身姿、复杂的建筑结构成为寿阳人的骄傲,但终因历史原因被损毁。如今,这一象征寿阳历史精粹、人文标志和精神家园的文化图腾终于被修复重建。
新时代,依托寿星文化与地理优势,秉持忠孝慈善的寿阳人进入高质量现代化发展阶段,古老雄心在现实中开花,谱写出和平盛世的时代华章。
后记
福禄寿喜、五福临门是家喻户晓的美好祝愿。古老的图腾绘制了绵延不息的中华文明,寄托了先祖的美好愿景,从仰祖祭祀的古老形式,到律动天成的繁复演变,流传千载的美丽传说,数不清的古老遗存,承载了寿阳人历经时代更迭而难以忘怀的精神内涵。
绵绵福寿,蕴藏着一方土地的信仰和祈愿;潺潺寿水,荡漾起寿阳人建设新时代美好家园的绿水清波。
本期《人文读本》根据CCTV节目官网《中国影像方志》寿阳篇整理,文章内容有增减,由本报记者史俊杰整理,记者杨洋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