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下载

  • 微信关注

当前位置: 县区>平遥

人文之美让PIP更精彩

来源:晋中日报时间:2023-09-29 10:24:04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体现了城市的韵味和精气神。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摄影盛会,也是文化盛宴。

心心相融,爱达未来。从摄影展馆的独具匠心到街头巷尾的文化景观,从丰富多样的展览活动到温暖贴心的志愿服务……平遥古城,处处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人文元素彰显底蕴

对平遥而言,今年是踔厉奋发的新开局。《又见平遥》票房破亿,古城灯光秀、焕真科技秀、汉服体验馆广受青睐,古城烟火升腾,文旅全面复苏。

对大展而言,今年更显文化交融,共征集到1.3万余幅作品,其中国际展作品1600余幅,全面展现世界各国不同文化背景下摄影艺术的多元发展。

大展期间,由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全国光影助学工程发起的“光影助学 希望之光”全国摄影作品展亮相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大展增添了一缕人文“新光”。

全国光影助学工程于2016年6月由北京公益摄影协会创会主席许洪绪发起,在全国数百名摄影大咖的支持下,先后在北京、青海、贵州、甘肃、云南、四川、陕西、山东、安徽等地,捐助成立了79所全国光影助学工程校区,通过118名摄影大咖和500余名公益摄影大使的共同努力和无私奉献,受益学生近3000名。

7年来,光影助学工程团队的爱心公益大使们行走十万余公里,走进各个校区,走进学生家里,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发掘民族文化,传授摄影知识,通过光影助学工程教学体系,开展助学课堂、校园摄影展、研学活动、光影故事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培养了上千名光影助学班的学生,为传承影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展览共有100幅摄影作品入展,这些摄影作品来自全国光影助学工程的79所校区,学生们用镜头捕捉家乡的美丽风景、民族文化的瑰宝、乡村的希望与振兴,以及校园青春的活力和百姓幸福的笑容,不仅展示了摄影的艺术魅力,更传递出光影助学的力量和希望之光。

“通过这些摄影作品,可以感受到乡村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和对美的独特发现,也能够看到他们在光影助学工程中的成长和进步。”河北美术学院学生穆于茜说。

在参观完学生们的作品后,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摄记录,并现场为乡村学生捐资助学,为他们带去鼓励与支持。

“从一个个公益善举,我们见到了不一样的摄影展。多样的人文关怀也反映出晋中这座城市的开明开放、包容友善。”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城乡社区福利基金秘书长邵晔说。

人文精神浸润心田

9月20日,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柴油机厂展区,公益补给站的大学生志愿者乔天宇面带微笑,正在给游客倒水。

数据线、充电宝……在大展各个展区,日常用品一应俱全,还有志愿者饶有兴致地为游客介绍古城的美景。从物品租借到信息咨询再到交通引导,志愿者们的服务贴心又周到。

绽放古城魅力,擘画人文交流新蓝图。

“平遥是一座拥有深度精神生活的城市。我最爱她的清晨,在晨光中古城慢慢苏醒,人们在烟火气中静静交流。我在平遥看到了古老中国的样子……”9月20日,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展场中,俄罗斯艺术史博士伊琳娜·契梅瑞娃与记者聊起她眼中的平遥。

从2008年至今,伊琳娜不止一次来到平遥。今年,她以策展人的身份邀请来自法国、巴西、比利时等6国的9位摄影师共同带来作品《心里的风》,让更多海外摄影艺术家与这座有着2800年历史的山西古城产生精神与艺术的关联。

“阔别三年再回平遥,感觉很亲切。今年的展览也相较从前质量更好、水准更高。”悉尼Head On摄影节创始人兼主席莫什·罗森茨威格是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老朋友,他曾六次飞越大洋,只为来到平遥古城赴一场影像艺术之约。在他看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已经成为连接全球摄影师的一条精神纽带。”

2001年,第一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便以“开放·交流”为主题,在此后的23年中,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名摄影人带着超过35万幅作品前来参展。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摄影文化、海外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以影像为媒介搭建起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9月19日,在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开展之际,德国博特罗普市市长贝恩德·蒂施勒通过视频向大展送上祝福,并委托特别授权代表托马斯先生向晋中发出参访邀请。邀请晋中市赴博特罗普市,考察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德国开办PIP驻欧洲机构、在德国合作举办摄影活动;考察中国摄影艺术家和策展人未来在德国开展研学、游学活动;考察德国摄影教育及未来在中国合作办学;探讨博特罗普市与晋中市的文化交流。博特罗普市与平遥所处同一纬度、同一大陆板块,借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之机,两座城市互赠礼物,在文化艺术领域携手交流互鉴。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带着满满诚意,把人文底蕴与情怀带给八方来客,将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促进世界各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和团结合作,共同擘画交流发展新蓝图。

本报记者 雷 甫 李晓雯